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7月13日 星期

老党员夫妇 矢志不渝跟党走


■文/图 本报记者 孙 震

他们没有什么海誓山盟,更多的是相同的奋斗目标和踏实追求。“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他们永恒不变的誓言。

7月9日上午,记者在建业壹号城邦小区见到了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倪明炎和郑秀珍夫妇。倪明炎今年88岁,党龄65年。郑秀珍今年86岁,党龄66年。

“我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我们年纪大了,但只要身体还行,就会继续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夫妇二人说。

倪明炎生于1933年,郾城区李集镇后倪村人。1949年2月,年仅16岁的他被任命为村民兵队长;1950年10月,他参军入伍;1951年2月,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经历大小战斗数十次。1951年,在一场遭遇战中,他发现在距我方几十米远的树林里有一小股敌人设伏。他果断开枪射击,使我军迅速包围树林消灭了敌人,避免我方人员伤亡。1952年的一场战斗中,我方遭遇敌机轰炸,他奋不顾身救战友,身上多处负伤,耳膜被震穿。倪明炎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2年6月,部队推荐他到第三坦克学校上学,他克服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的困难,刻苦钻研,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坦克兵,立二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1956年光荣入党。

“她就厉害了,年龄比我小两岁,入党却比我早1年,走街串巷,广泛发动妇女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倪明炎指着郑秀珍说。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倪明炎和战友们回到家乡。倪明炎的英雄事迹深深感动了邻村的郑秀珍。1955年,经人介绍,倪明炎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与郑秀珍结成伴侣。婚后没几天,倪明炎接到命令就匆匆赶回部队。

作为一名军嫂,郑秀珍在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悉心照料家中老人,用柔弱的双肩支撑着这个家,为丈夫能在部队安心服役解除后顾之忧,直到1957年随军。随军后,郑秀珍主动放弃组织的安排,提出到军人服务社做义工,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计报酬,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1965年,倪明炎结束了15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地方工作,长期在乡镇担任领导职务,并担任过两届县委委员。他把部队的良好作风带到新的工作岗位上,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此后的二十多年,倪明炎一直兢兢业业扎根乡镇,后到郾城区科协工作直至1993年离休。妻子郑秀珍则到公社粮管所当了一名保管员,勤勤恳恳工作,1990年退休。

倪明炎的小儿子告诉记者,倪明炎离休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余热。每当国家遇到困难时,他都积极带头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他还经常对青年人进行红色教育,讲述他和战友们的战斗故事,教育青年一代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国家贡献力量。

结婚66年来,他们一直是亲友、邻居眼中的模范夫妻。

“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党员。金灿灿的纪念章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将继续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跟党走。”倪明炎、郑秀珍夫妇说。

倪明炎和郑秀珍。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