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9月3日 星期

从徐海东三次“让官” 看干部如何修心


■罗志民

徐海东这位曾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最好的共产党员”“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曾三次“让官”。

第一次“让官”是在1931年春天。时任团长的徐海东身负重伤,术后仅一个多月,就找到部队要求工作。但因作战需要,团长的位置已经被安排给了其他人。师里考虑到他伤情未愈,想让他先休养。但徐海东提出:“我去当副团长。团长、副团长不是一样领兵打仗吗?再说,我们闹革命又不是争官当。”在徐海东的再三要求下,他回到了老部队,有滋有味地当起了副手。

第二次“让官”是在1934年11月。在红25军长征出发前的部队整编会议上,徐海东主动向省委提出,请中央派来指导工作的程子华同志当军长,自己当副手。他对省委书记徐宝珊说:“我这个人打仗有瘾,走路有瘾,就是没有官瘾。”省委经过认真讨论,接受了他的意见。

第三次“让官”是在1955年授衔时。得知中央准备授予他大将军衔,徐海东对前来看望他的周恩来总理说:“总理,我一直养病,为党工作太少。授大将军衔,我受之有愧。”他坚决要求降低军衔。最终,因毛泽东主席的坚持,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

徐海东三次“让官”折射出的是共产党人只求为革命、不在乎官大官小的高风亮节,映照出的是革命先烈一心为事业、淡泊名与利的高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史,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先烈高尚政德的丰富营养。特别是河南的党员干部,重温自河南出发的红25军长征史,大力弘扬徐海东主动“让官”的高尚品德,对匡正党风政风、端正干部政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党员干部要学革命先烈,树立健康的政德观,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要培养正确的名利观,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要学革命先烈专心为工作、不在乎官大官小的政治品德,坚持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的政治操守。

在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徐海东等革命先烈以党的事业为重、不居功自傲、主动“让官”的高尚品德,不断加强干部政德教育,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党员干部的良好政德和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有力保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者系中共漯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