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使用不当会增加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风险。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且低年龄段近视问题日益突出。怎样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形成和发展呢?
首先,要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线上学习,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同时,应适当减少学习外的视屏时间,除教育部门安排的线上教育时间外,其他用途的视屏时间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其次,要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优先次序为投影仪、电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还要选择高分辨率与合适清晰度的产品,并在使用时,将亮度调至眼睛感觉舒适的状态,不要过亮或过暗。
再次,电子产品的摆放位置应避开窗户和灯光的直射。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刺激眼睛,同时保证屏幕上端与眼睛水平视线平齐。使用投影仪时,观看距离应在3米以上;使用电视时,观看距离应在屏幕对角线距离的4倍以上;使用电脑时,观看距离应在50厘米(约一臂长)以上。
最后,读写姿势要正确,保持肩部放松,上背部扩展,上臂与前臂成90度角。观看视屏写作业时,读写姿势要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距离书本约一尺(约30厘米),身体距离书桌约一拳,握笔手指距离笔尖约一寸。不能躺在床上或沙发上视屏。
线上学习期间,增加活动性休息时间不仅可以放松睫状肌、减缓眼疲劳,还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缓解紧张情绪。
1.连续视屏时间20~30分钟,至少活动性休息10分钟。
2.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稍用力闭眼、睁眼,上下左右转动眼球,放松眼睛。
3.线上学习之余伸展腰臂,可在室内走动或做眼保健操、下蹲运动、仰卧起坐等,还可立于窗前、阳台或门前,向远处(6米以上)眺望。
除此之外,如果眼睛出现干涩、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眼痛等症状时,应停止视屏行为。如症状不能缓解,必要时要去医院就诊。家长发现儿童歪头视物、频繁眯眼和挤眼等与近视相关症状时,应适时休息和运动,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了解更多疾病预防知识,请关注“漯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