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9月13日 星期

新疆棉花为啥好 跟气象条件有关


拾花工在采摘棉花。

棉花界流传这样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长绒棉因其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更是棉花界明星般的存在。截至2020年棉花生产季结束,新疆棉花总产、单位面积产量、种植面积、商品调拨量均名列全国第一。你可能想不到,这四个“第一”,新疆棉花已连拿26年。

棉花是一种喜温喜光、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的经济作物。新疆与国内其他产棉区相比,具有更多有利的气象条件。新疆空气干燥、云量少、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纤维生长,能够显著降低烂铃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新疆是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省区,棉花们每年能享受到约2500~3500小时的“日光浴”。除此之外,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积累及经济产量形成;而丰富多样的光热资源,有利于各类型棉花生长;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雪山融水,堪称“水中贵族”,给新疆棉花提供了充足稳定且优质的水源。

最幸运的是,新疆棉花生长季节水热同季(水热同季是指这个气候区降水和气温的最大值出现在同一季节),给了种植在绿洲灌溉农业区棉花十足的“安全感”。干燥的气候及冬季极寒天气,也不利于害虫的生长繁殖。因而,棉花生长过程中,病虫害这一老大难问题也被完美规避。

得益于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新疆棉花拥有花絮色白、纤维柔长、强度较高等优势。特别是新疆长绒棉的柔软度、光泽度、亲肤度、透气性、弹力等均远超普通棉。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费国、第二大棉花生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区域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步向新疆转移。作为新疆的第一大“花”,棉花种植分布在南疆、北疆、东疆等地区。目前,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达3752.85万亩,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78.92%;总产量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87.3%。

新疆种植棉花已有2000多年历史,根据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自东汉起至南北朝时期,塔里木盆地各地和吐鲁番地区已相继种植棉花并有了棉纺织手工业。

虽有悠久的植棉历史,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棉花生产才获得更大发展。

1949年,新疆有棉田3万多公顷,总产量10万余担;到1959年,棉田已发展到14万多公顷,总产量114万余担,较1949年总产量增加10倍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政策放宽,棉花经济进一步被开发,新疆植棉业又得以更好地发展。截至目前,北疆的棉花产地机械化程度已达90%,南疆也已达到85%左右,人力被大大解放。

新疆棉花可不只有洁白、温暖、可爱等标签,棉种每一次升级换代、新疆棉的每一次高光时刻,背后都是多领域的持续攻坚与付出。

我国过去没有种植长绒棉,特纺工业所需原料全部依赖进口。1954年,新疆应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要求开展引种试验,并获得成功;1955年以后,引进国外长绒棉品种继续鉴定试验,建立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目前,新疆是国内唯一大量生产长绒棉的地区。

世界顶级的新疆长绒棉,供不应求。在国内,新疆棉花主要销往上海、浙江等19个省(区、市);1982年,长绒棉开始向罗马尼亚出口;1983年,陆地棉、长绒棉都进入了国际市场,主要销往罗马尼亚、日本、苏联、捷克、南斯拉夫等国家。

据业内人士分析,2021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将继续保持稳定,不仅因为气候、水土条件适宜,科学种植以及机械化生产也提高了产能及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国家支持、技术支撑、各部门守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新疆棉花产业振兴的队伍。据《中国气象报》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