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齐国霞)为全面贯彻落实“平安开学 开学平安”相关要求,让孩子们在开学季拥有健康安全、风清气正的学习环境,进入9月以来,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护苗·开学季”活动,净化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清理网上有害信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为青少年秋季开学保驾护航。
高度重视 精心做好准备
8月31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新鹤主持召开秋季开学校园周边秩序治理工作专题会议。9月1日,周新鹤到市实验中学、漯河高中南校区、许慎高中实地调研学生返校复课情况,察看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校园环境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各学校开展了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增强了师生和家长应对各类疫情突发状况的防范意识与反应能力,为保障师生平安返校、构筑平安健康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从严从实 织牢防护网
校园周边环境提升和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周交办事项。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积极响应,组织全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明察暗访,从三方面开展检查:
一是开展少儿图书市场专项检查。对销售中小学教材教辅的书店加强执法检查,深入排查教材、字典词典、辅导用书等出版物的印刷、发行环节,依法严查各类侵权行为,杜绝盗版教材教辅流入校园。二是全面检查校园周边市场要害点位。检查文化经营单位是否存在无证经营、是否按规定保存进货凭证、是否销售含有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的出版物、是否存在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文化用品。7月份以来,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2514人(次),检查各类场所798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170余册。三是严密排查文化娱乐场所。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把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文化经营场所作为重点排查对象,检查是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停业,是否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网站、游戏是否存在对未成年人具有诱导性的不良内容等。
一系列的检查进一步净化了校园及周边文化市场环境,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打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校园周边环境,使“扫黄打非”工作成效大大提升。
强化监督 净化网络环境
市“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市委网信办加强网络监管力度,督促全市互联网企业抗牢主体责任,加强对网络直播、网络社交、网络游戏等未成年人活跃度较高的网络应用领域的整治。一旦发现不良信息,迅速采取删除、屏蔽有害链接等措施,并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罚。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精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印发了《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致家长的一封信》,呼吁家长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市委网信办开展了2021年度全市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征集活动,不少青少年踊跃参与,表达自己抵制网络谣言的决心。
密集宣传 加强正面引导
全市“扫黄打非”战线高举“护苗”大旗,注重开展正面宣传工作,引导未成年人主动远离和抵制各类文化垃圾。
“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和志愿者将“护苗”行动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经典诵读、文明上网、“扫黄打非”知识问答等活动,引导孩子们坚决抵制非法出版物和有害信息。
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统筹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疫情防控知识和安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全市106所初中和18所高中的名校长登上讲台讲课。不少学校还将“开学第一课”和升旗仪式、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投入新学期学习,努力成为胸有大志、行有大德、肩有大任的时代新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