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金凤 潘潇添 图/耿利群
一把简易的折叠椅,静静地放在办公室的角落里,这是漯河医专三附院检验科主任王富伟在工作间隙用来小憩用的。即使离家百米之余,但他经常窝在狭小的折叠椅上而不回家休息,因为这样可以随时开展工作。如今,这把折叠椅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了。9月19日,积劳成疾的王富伟倒在工作岗位上,生命定格在了50岁。
“拼命三郎”是王富伟在同事心目中的形象。他总是充满干劲,不知疲倦地工作在岗位上,凭着对工作的无限热爱,30多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任重道远,彰显医师担当
“他对工作认真负责,我还是接受不了他的离去。总觉得他还在办公桌前忙碌着,为检验中心的建设奔波着,跟同事讨论下一步工作。以前总是劝他歇歇,但现在……”看着与王富伟生前的合照,王富伟的同事哽咽着说。
2008年,王富伟调入漯河医专三附院工作。从医多年来,他临床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并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身为漯河医专三附院检验科主任、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主任和漯河医专三附院核酸检测基地负责人,王富伟充分发挥管理才能和专业优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断提升医院整体的检验技术水平。
“我从来没见过如此详细的值班表。”医疗质量督查组负责人拿着王富伟制作的值班表说。笔者看到,在这张值班表上,王富伟把科室人员每人每天的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甚至把每日工作量精确到小数点后。看似严格待人,实是严于律己,值班表上每一大项都有王富伟的名字,他率先垂范,从不落后于任何一个人。
“不辞辛劳,忘我工作,总是加班。”这是同事对王富伟最深的印象。“同志们都在加班,我怎么能回去!”每次与家人通话,他都跟家人解释工作忙,需要坚守岗位。责任面前,他选择担当;困难当前,他绝不袖手旁观!他用实干和成绩得到了广大同行的认可和赞誉。
在教学工作中,王富伟常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鼓励学生。对认真学习、渴望进步的学生,王富伟总是想尽办法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并鼓励他们参加比赛、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外出学习决不能少,别人好的方面,我们要善于学习、认真观察,并加以应用;别人不好的方面,我们要检查自己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管啥时候,只要学生遇到疑难问题,王富伟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讲解。
立足本职,筑牢防疫屏障
作为一名党员,王富伟以身作则,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医者仁心。
今年7月下旬,在接到市里的新冠肺炎疫情通报后,他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识,并取消休假,主动报名到发热门诊工作。为确保科内人员零感染,他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认真做好科学编组工作,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紧急情况,王富伟索性吃住都在办公室。从7月30日开始,接下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他没休息过一天,饿了吃一桶泡面,累了就躺在折叠椅上休息一会儿,带领同事圆满完成了各项疫情防控任务。
“我们要科学防控,不能感情用事和麻痹大意。”王富伟经常叮嘱科室人员在疫情防控中要提高警惕。他以高度的职业敏锐性,时刻关注着疫情发展动向,在做好科室人员及就诊患者科学防控的同时,还按照联防联控要求主动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多次到预检分诊处、急诊科、发热门诊等重点部门对医务人员进行新防控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医院疫情防控能力。
8月3日,王富伟被省卫健委抽调到商丘市参与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的督导,为商丘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严谨务实,坚守生命防线
严谨,是核酸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务实,是王富伟的工作态度。
8月5日上午,正在商丘市参与督导新冠核酸检测工作的王富伟,接到医院要承建漯河市核酸检测基地的通知后返回漯河。归院途中,车路过家门口,随行的同事看着疲惫不堪的王富伟,劝他先回家吃个饭休息一下,被他婉拒:“别停,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咱们的工作拖不得。”到医院短暂交接后,他便直接投入到基地建设筹备工作中。
8月6日至8日,漯河医专三附院接到我市全员核酸部分检测任务。为保证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王富伟及时对现有检测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编组,明确责任分工,制订检测流程,严格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在检测任务最重的那几天,科室实行双班轮休,但每一班,王富伟必定在场。就这样,三天时间,他带领同事完成了近6万人次的核酸检测任务。
8月17日,漯河医专三附院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督办通知,要求该院做好核酸检测基地建设各项筹备工作,确保8月22日投入使用,实现核酸检测日检量8万人次。作为医院的检验科主任,这项重担又落到了王富伟肩上。在他的带领下,漯河市核酸检测基地建设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先后完成了4台全自动核酸检测仪器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并做好了检测试剂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医院核酸检测基地也开始相关的装修施工。这时的王富伟又化身施工督查员,提出了很多专业性建议。深知核酸检测基地重要性的他,经常因为一点差错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大发雷霆,但没有一个人不服从他的安排。
9月18日,核酸检测基地基础装修基本完成,看着各类仪器设备陆续进入实验室,王富伟紧张的心才慢慢放松了下来。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9月19日,王富伟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冒着暴雨查看核酸检测基地施工情况,挨个检查仪器设备安装和检验科人员值班情况,并在办公室布置漯河市医学检验工程研究中心申报工作。吃过午饭,王富伟又到医院安排实习生的中秋假期事项和查看实验室的仪器安装情况等,整天奔波忙碌不停。
19点22分左右,王富伟在值班期间步行至门诊楼东侧电梯内时突然晕眩昏倒,同乘人员发现后连忙呼救。但遗憾的是抢救无效,于21点25分去世。在中秋假期阖家团圆的日子,王富伟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他的离开,使我们失去了一名好党员、好同志、好干部、好医师。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对党忠诚、对工作坚持原则的赤子之心,勤政务实、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人正派、襟怀坦荡的高尚情操,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医院领导沉重表示。
在医院,他是患者心中的好医生,是科室团队的“领头羊”;在学校,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教学队伍的好榜样;在家庭,他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是家中的“顶梁柱”。
“领头羊”走了,但他带领的队伍仍然冲锋在前;好榜样走了,但同学们永远把他高大的形象牢记在脑海,把他的教导牢记在心中;“顶梁柱”走了,但孩子们将永远继承他的遗志。
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全员核酸检测期间,王富伟勇挑重担, 带领同事们昼夜奋战在PCR实验室。
王富伟在核酸检测实验室用对讲机安排各区工作。
王富伟同志简介
1971年10月13日出生于漯河市,1991年8月参加工作,200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任技师、副教授职称。1991年7月毕业于信阳卫校,1991年8月至2008年2月在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曾在河南省职工医学院大专班、新乡医学院本科班在职学习。2008年3月调入漯河医专三附院工作,担任医院检验科主任和医专临床检验教研室主任职务。多次获得学校及医院优秀教师、先进个人、医德医风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管理工作者等称号。同时,担任河南省医学会检验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一届常务委员、河南省医院管理协会检验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微生物学会耐药性监测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河南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实践培训基地负责人、漯河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会职务。
2020年2月7日,医院组织疫情防控演练,王富伟(右一)以“新冠疑似病人身份”体验医院疫情防控流程,完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