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0月29日 星期

奋力书写产城融合发展精彩答卷


(上接01版)

二是奋力推动现代服务业达到新水平。突出培育金融、总部经济、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主导产业,坚持“项目为王”扩规模、提质效,动态谋划入库产业类项目171个、总投资1838.5亿元;全力抓好政策类债券类项目申报,加强项目策划包装和沟通对接。充分发挥CBD表盘“一主十二副”商务楼群优势,匠心培育投早、投小、投长期的“耐心资本”,做好“区中园”“精品店”文章,打造更多税收“亿元楼”。围绕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推动“三个一批”活动滚动开展,坚持资源、要素、机制、环境跟着项目走,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和“万人助万企”活动,营造富商安商亲商氛围,倾力打造宜居宜业之城。

三是奋力推动生态水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前瞻30年想问题,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布局调整,将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与“西美”规划有机融合,加快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做精做实城市“里子工程”,形成无缝衔接一张图;做足水的文章,将20公里环城水系和沙澧河大二期建设有机融合,厚植“水”“绿”“文化”三大城市底色,打造沉浸式体验的生态河、文化河、形象河、发展河、幸福河,在全市率先建成中原生态水城示范区。

四是奋力推动“智慧西城”实现新突破。让数字化赋能治理精细化,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智慧西城运营中心为载体,建成数字化协同全覆盖。以古郾社区和月湾湖社区为试点,同步推进“6个村改居”工作,着力构建四级社区网格化治理架构,打造“社区织网、党员入格、志愿认领、群众受益”的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城市社区数字化网格化治理全覆盖。加强城市智慧社区软、硬件建设从治理到“智”理转变,突出“一区一品一特色”工作理念,用好“一征三议两公开”,实现数字资源整合共享,用“最强大脑”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五是奋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跃上新台阶。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带乡,加快推动城乡要素和公共资源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将农村经济融入城市发展“大盘子”。强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三增”行动和“十百千”提升工程,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高标准谋划“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项目,超前编制12个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阴阳赵镇镇区提升、水坑赵田园综合体等一批项目,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提升漯河西部乡村颜值。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实施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工程,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