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勇力
“市第八次党代会擘画了漯河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提出的‘八个坚定不移、八个高质量’战略举措,为示范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10月22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书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示范区将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部署,瞄准一个目标、锚定两大产业、建好三个园区、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民生事业,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漯河、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漯河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支撑。
张书民说,瞄准一个目标,就是以建设“一港三区三基地”为总目标。“一港”是指国内有影响力的“多式联运”内陆港,“三区”是指城乡一体先行区、生态宜居首选区、现代物流核心区,“三基地”是指临港产业基地、冷链物流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示范区聚焦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延链补链,精心谋划大项目、合力推进老项目、加快落地新项目,以项目建设的重大成效,推动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锚定两大产业。一是做大临港经济产业。依靠独特的立体交通枢纽和漯河食品名城的产业优势,加快铁路物流专用线、临港总部智能核心区、漯河港二期、粮谷产业园等项目落地。对接河南自贸区、郑州航空港和国际陆港,融入“一带一路”和淮河经济带,推动陆路、水路高效衔接,(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