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1月1日 星期

“工夫”与“功夫”


■李华强

“工夫”与“功夫”在古籍中有时通用,辨别二者关键须弄清“工”与“功”的关系。

《说文解字·工部》:“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也。”“工”是象形字,像用于画直角或方形的规矩形。许慎将其解释为“巧饰”是从其功能和外形来讲的。“工”本义是矩,即曲尺。由工具引申为持工具的人,如工匠、工人等;由持工具引申为手工劳动,泛指各类劳动,如工作、工程等;由手工劳动引申为擅长、精巧,如工于、工书画等。由劳动、工程又引申出事业、功绩等义,此义后写作“功”。

战国前只有“工”字,“功”的意义多由“工”承担后为强调尽力而为,人们在“工”旁加“力”而造出“功”。《说文解字·力部》:“功,以劳定国也。从力,从工,工亦声。”“功”是会意兼形声字,由力、由工会意,工兼表示读音。本义指用力量建立和稳定国家,即国功。《周礼·夏官·司勋》:“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后来“功”泛指一般的功业、功绩。建功立业需要技能和付出,所以“功”引申指从事工作的技能和修养,又引申为功效、功夫等义。

“工”是“功”的源字,“功”是“工”的分化字,应该先有“工夫”后有“功夫”。“工夫”中“工”指工程,“夫”指夫役,合起来表示从事工程劳动的人力。引申指劳动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努力,还特指时间。今天,“工夫”和“功夫”的分工比较明显。“工夫”多承担时间、空闲义,如:这点活儿,他一会儿工夫就干完了。“功夫”多指干事的素养和本领,如:文字功夫不是教出来的,是个人持续积累、不断感悟再加上勤练笔才能获得的;也指做事耗费的精力,如:我们要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下真功夫。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