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分包滨湖国际小区的社工陈瑞康一看到党员群内的求助信息,就迅速联系附近的维修师傅上门维修。
陈瑞康说:“类似这样的急事儿,群众一天不知道要遇到多少。我手机上存了修理空调、水管等人员的联系方式。他们谁的修理水平高,我门儿清。”
除了社工,陈瑞康还有一个身份。他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红色代办员”。在西城区,像陈瑞康这样的“红色代办员”有很多。他们身穿红马甲,穿梭于社区,帮助居民解决烦心事儿。
大力实施“零距离”党建工程。西城区以“红色代办员”为依托,坚持落实好一套清单,组建好一支服务队伍。按照网格责任划分“跑腿区域”,根据群众的不同需求,利用党员微信群“派单”,要求“红色代办员”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真正贴近居民需求,惠及居民生活。
西城区结合“红色物业”创建活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在做好线上线下政务联动、提升生活品质、延伸法律服务、丰富文体活动、服务社区党员等工作的同时,还开办了社区食堂,创办了托育中心,大力开展“红色基金暖心微行动”,将“组团”服务落实到位,构建了融合联动、同向发力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培育邻里文化
筑牢文明实践阵地
中秋节前夕,古郾社区、月湾湖社区举办“感党恩、跟党走、聚民心、促和谐”迎中秋茶话会,邀请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好婆婆、好媳妇、物业人员及业主代表,与胡庄村干部、社区筹备组成员齐聚一堂,围绕社区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大家一致认为,要培育睦邻家园文化,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尤其要打造和谐的邻里关系,将邻里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社区事务的“议事厅”、和睦暖心的大家庭。
建设居民喜欢的“乐心家园”是西城区一直坚持的目标。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西城区积极构建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红色物业三方治理结构,凝聚志愿服务力量;搭建民情恳谈、事务协调等平台,完善协商机制;延伸党员“双报到”“双承诺”活动内容,要求党员主动亮身份、亮岗位、亮责任,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睦邻联欢活动,建设和谐社区。
西城区秉持“一区一品一特色”工作理念,让群众在自治过程中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管理,构建了务实联动、资源共享、治理成效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