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

乡村振兴的老应实践


日前,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老应村,笔者看到,村委大院里,三三两两的村民在新建成的党建综合体里不时进出;种植的富硒小米成为市场的宠儿,金丝皇菊网上热销……

近年来,老应村用“一盘棋”思想谋篇布局,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让一度因青壮劳力短缺而撂荒的“冷土”,变成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热土”,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党建引领,“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夕阳的余晖即将褪去,村党支部书记应朋伟刚刚送走一波来村里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还没有吃饭吧?走,到我家吃去。”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位笑语盈盈的妇女,向笔者和应朋伟热情地打起了招呼。“不了,我们还得去小米加工厂看一下。”应朋伟笑着应承道。

旁边随行的村委委员应海亮告诉笔者,刚才打招呼的是村里的一名脱贫户。以前村民看见村干部就躲,现在村干部走在大街上,村民老远就主动打招呼。有时候到饭点看见村干部还在忙活,就会主动拉他们去家里吃饭。

群众满意,是对村干部最好的评价。老应村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两委”成员每周定期集中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并在网上学习总结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探讨如何利用村里的优势做大集体经济,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服务力得到明显提升。

为了激发党员活力,老应村在全体党员中扎实开展“双承诺”活动,充分发挥每位党员的技术、资源、管理等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在村“两委”成员和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领下,老应村探索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并按照党建引领、区镇村主导、党员支持、群众参与的思路,将现有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创新探索,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柳塔湖’是老应村自己注册的商标,开创了全镇的先河。”在村主干道东边的一个专业化生产车间里,黑龙潭镇党委书记王宏涛拿起一包真空包装的富硒小米告诉笔者,这种小米微量元素硒的含量很高,熬出来的小米粥浓稠醇香。

这两年,老应村积极探索“土地托管”新模式,以“党建+合作社+农户”为抓手,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带领下,村内1500多亩土地采用全托管模式,实现了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为提高耕种效率,老应村专门筹资150多万元,购买了3台大型机械、5台浇水设备、2台农药喷洒无人机。齐全的配套设施,让老应村农业生产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我们只是试着种植了一下,没想到种出的小米这么俏销。”应朋伟告诉笔者,他们今年在流转的土地上种植了500亩富硒小米,到目前为止已收入12万元。老应村统一种植的优质小麦,每斤也卖到了1.26元。

(下转02版)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