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艳东
近年来,市畜牧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倾心打造“踏实勤勉、规范精细、遵章守纪、团结和谐”的畜牧机关文化,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领导带头,全员上阵。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营造良好创建氛围。明确责任,全员参与创建。按照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责任科室全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出台《市畜牧局202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及配套文件,把创建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分解到科室,工作落实到个人。始终保持创建工作持续化、常态化,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创建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有法,入脑入心。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关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市的各类文件;在全局及同创单位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举办形势政策教育解读、“我读书、我分享”读书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以“主题党日”、畜牧网站、工作群等为载体,积极开展领导干部授课、经典诵读和观看教育片等活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宣传教育,促使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道德情操更加高尚。
活动有序,干群凝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宣传,出台《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年度方案》,组织开展具有畜牧特色、职业特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养成,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先后开展了“缅怀先贤·清明祭英烈”、革命影片观影、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合唱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深化“六文明”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专题培训、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系列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推动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修订完善了《漯河市畜牧行业行为规范》《漯河市畜牧局员工守则》。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培训、文明礼仪知识测评等活动,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引导干部职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推进诚信守法建设,先后开展了诚信守法集中学习、“诚信 让河南更出彩”主题教育和诚信守法公开承诺等活动,邀请法律专家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成风化人,团队同心。持续推进干部职工道德建设。开展“弘扬时代精神 推进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为主题的道德讲堂,在全局掀起了崇德尚善的道德新风。以先进典型选树活动调动全员对标积极性。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全民遵德守礼内涵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科室”“文明职工”评选、“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树立标杆,宣传典型,鼓励干部职工向先进学习、向典型看齐,推动干部职工文明素养全面提升。深挖身边好人好事,擦亮我市“好人之城”道德品牌。发动干部职工积极挖掘推荐身边的好人好事,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文化浸润,影响更广。彰显社会担当,将内部形成的文明风尚遍植沙澧角落。深入分包村镇通过举办科技“三下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他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先后开展了“四关爱”帮扶慰问、植树护绿、无偿献血、爱心图书捐赠等公益活动;大力倡导绿色生活,组织开展“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活动,加强勤俭节约教育;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积极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贴心为民,精准服务。组织开展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按照创建要求,组织精兵强将深入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3个分包小区开展“三问于民”活动,详细了解并收集市民对创文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成立工作专班,迅速行动,聚焦创建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细化责任分工,提高工作标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创建工作任务,赢得群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