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

郾城区 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教育


开栏的话

省定、市定民生实事,件件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办好这些民生实事,是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是坚持执政为民、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体现。时至四季度,今年省定、市定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如何、群众是否满意,各界尤为关注。近日,本报记者随市民生实事督查组深入各县区、各功能区、各主要责任单位进行了实地核查,从中发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即日起,本报开设《民生实事督查行》栏目,对民生实事办理成效好、群众满意的典型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尹晓玉

让每一个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推进的民生实事。今年以来,郾城区将城区学校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持续推进,3所续建学校实现秋季招生,缓解了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孩子就近入学难问题,赢得群众称赞。

11月23日上午,在位于嫩江路的郾城小学(北校区),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陆续走出教室进行户外活动。“我最喜欢学校的汉字文化广场!广场地面刻着《弟子规》《论语》,我可以和同学在这儿比赛背书。我们学校连角落里的水管都布置得特别漂亮,有森林之家主题,还有梦幻王国主题……”谈及学校,几名一年级的小朋友难掩兴奋心情,拉着记者绕学校走了一圈。美术教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书法长廊等都已开放,录播教室、创客教室等硬件设施应有尽有。

提及几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群众连连点赞。5年前,杨洽一家在位于郾城区太行山路的大河花园小区安家时,看重的是小区对面有幼儿园。随着孩子长大,杨洽开始为孩子去哪上小学发愁。令她感到惊喜的是,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小区对面的太行山路小学在今年秋季实现招生。“教室明亮、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孩子刚出家门就进校门,真是太幸福了!这下我也能安心工作了。”杨洽一边赞美学校,一边感谢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今年以来,郾城区下大力气优化教育布局,成立由区长任组长,教育、发改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郾城区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大手笔勾画,大投入保障,大格局运作,持续推进城区中小学建设。该区对项目进度、时效、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实行周督查、周通报,跑出了学校建设“加速度”。2021年,嫩江路郾城小学(北校区)、太行山路小学、太白山路中学实现秋季招生,2900多名学生就近入学。

伴随着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郾城区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