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1月29日 星期

周卫兵:把群众当亲人


周卫兵(右一)和同事看望辖区老人。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张俊霞

周卫兵是市公安局召陵分局翟庄派出所户籍室一名辅警。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周卫兵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双脚板走遍辖区的大街小巷,以“把片区居民当亲人”的朴素情感上门帮扶孤寡、残疾等困难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开展群防群治,受到群众的好评,先后被评为市十佳标兵辅警、优秀辅警、创文模范市民等。

小角色发挥大作用

2000年,警校毕业的周卫兵到翟庄派出所工作。他认真向同事学习业务知识,用心服务好每位办事群众。照相、分发身份证、解决户籍问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采集身份信息、协助民警出警、参加治安巡逻及防范工作……每一项工作,周卫兵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完成。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周卫兵主动请战,在除夕当天就参加了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主要核查疑似人员的信息。由于疫情期间从外地回来的人员多,造成核查难、慢,加上信息不清出现的问题,周卫兵每天要打很多电话联系核对。他克服重重困难,保证联系到每位需要核查比对的人员。一连多日,他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才回家。

“我们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宣传诈骗智能预警平台公众号‘金钟罩’,帮助群众预防、抵制网络诈骗。”今年3月以来,周卫兵自制宣传板面,并邀请有关人员为群众进行讲解,将一万多名群众纳入诈骗预警保护行列,帮群众减少损失300多万元。

把办事群众当亲人

多年来,周卫兵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片区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我的儿子听力有问题,想在召陵区一所聋哑学校就读,需要你们这里的居住凭证……”今年1月18日,周口市商水县的韩某一大早就来到翟庄派出所户籍室。按规定,申领居住证要在本辖区暂住半年以上。韩某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符合条件,急得不知所措。周卫兵提醒:“你在漯河打工这几年,有没有申领过居住证,或是登记过暂住人口?”韩某想了想说:“我在王裴村住过,当时好像有民警上门登记过。”周卫兵立即打电话核实情况,并和民警王哲一起多方查证,很快给韩某核发了居住证。

“我能领到养老金,多亏卫兵帮了大忙。”范庄村60多岁的赵大妈说。按照农村养老政策,年满60岁可以领取养老补助金。当她申报信息时,却发现家里没有户口簿,派出所也查找不到自己的户口信息。面对心急如焚的老人,周卫兵说:“大娘,你别着急,我想想办法。”他花了三天的时间挨户走访村民、在村室查找档案,最终找到赵大妈的相关信息,为她补办了户口簿和身份证。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

每周六上午,在燕山路社区志愿服务广场,都能看到周卫兵忙碌的身影:给辖区群众磨刀磨剪子、宣讲法律知识、解答户籍疑难问题……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周卫兵十分注意收集社情民意,并把困难群众的所急所需记在心上。家住春和家园的残疾人李金帅行动不便。周卫兵了解情况后,常利用休息时间到他家看看,帮他打扫卫生、晒被子。

燕山路社居委主任莫开建说:“这几年,卫兵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基本上没有落下过,有时候上完夜班直接就赶过来了。”周卫兵说:“跟居民相处时间长了就有感情了,我看他们亲,他们看我也亲。能帮他们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我感觉很有价值。”

近年来,周卫兵参加义工和学雷锋志愿活动达400多场次,排查化解邻里矛盾二十多起。他的举动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母亲常对他说:“我身体不错。你别管我,专心忙你的事吧。”在召陵区人民医院上班的妻子由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和他一起做志愿服务,就连正上中学的女儿也很支持他。

周卫兵家有不少市慈善总会、市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颁发的捐赠证书。这是他多年来向困难群体捐款捐物的见证。向灾区捐款,为病患捐款……不论认识还是不认识,他都尽力奉献自己的爱心。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