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勇睿)近期,我市各级阳光办通过实地督导+线上调查+电话了解的方式开展“阳光村务”工作督查和业务指导,持续深入推进以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为重点的“阳光村务”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保障。面对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全面完成后“阳光村务”建设面临新任职干部多、人员变动大、履职能力弱等问题,市阳光办及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近期“阳光村务”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县区从人员配备、工作部署、资金安排等方面大力支持“阳光村务”建设;成立三个调研指导工作小组,督促各县区和乡镇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建立“阳光村务”常态化管理机制,指导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法。
扛牢政治责任,强化督促落实。临颍县阳光办开展“阳光村务”逐村督导活动,每到一处都与村“两委”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座谈,全面了解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参与监督等情况,并对“村务公开栏”“明白墙”公开情况、“两清单一流程”上墙和电子“明白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导。舞阳县阳光办对前期督查问题较多的村进行“回头看”,对今年未督查的村进行督查和业务指导,并联合该县民政局同步督查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落实情况。召陵区阳光办重点检查村级信息常态化公开制度落实情况,充分发挥镇(街道)乡贤监督员的作用,开展“点题”式监督、“定题”式监督,畅通监督渠道,突出监督实效。西城区阳光办采取区、镇、办联合督查和现场指导的方式,找准短板、弥补不足,以学促干、以干提质。
坚持创新理念,强化工作实效。郾城区阳光办全面推行“阳光村务”建设分片观摩常态化监督机制,加强对村级权力运行的全方位监督。经济技术开发区阳光办扎实开展“阳光村务”质效“双提升”行动,增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履职能力。
从严规范用权,强化制度建设。源汇区阳光办聚焦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与该区纪委监委、组织、政法、民政等部门联合整治突出问题,在“8个禁止”“41个不准”的基础上新增了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质询、监督、评议等要求,划出村干部接受监督和工作履职的红线,让村务监督委员会消除顾虑、敢于监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光办通过每月定期召开“阳光村务”工作例会、加强村务监督业务研讨等方式织密监督网,有效推动村级各项事务管理走向透明化、民主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