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12月10日 星期

家长到位不越位 培养孩子好习惯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已不见踪影,减轻了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负担。近日,针对“加强幼小科学衔接”的建议,教育部答复,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开展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作为跨越孩子身心发展两个阶段的重要过渡期,幼小衔接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家长,都是一次考验。作为家长,如何消除焦虑,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

中国儿童中心副研究员谢娟这样建议:

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孩子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一定的过渡和适应。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双减”背景下幼儿园开展的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开展的入学适应教育,有助于孩子顺利过渡。家长不必过分焦虑,“到位”即可,不需要“越位”去做学校教育的事情。基于家庭教育的职责和定位,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学校,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

第一,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孩子对数字和语言符号的兴趣。比如,引导孩子发现用数字作标记的事物,如电话号码、商品价签等,帮助他们了解数字的用处、提升对数字的敏感性。再如,多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引导他们了解各种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帮助孩子体会通过阅读了解世界的乐趣。

第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孩子的作息,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穿脱衣服、收拾物品等自理能力;培养孩子在外出和上学前自己准备物品的能力。

第三,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做事时积极主动、坚持不懈等都是良好学习品质的表现。比如,有的孩子搭建积木、拆装玩具时特别专注,有的孩子喜欢观察小动物。家长要多鼓励、多引导。

据《现代教育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