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

无标题


(上接01版)深入农村基层一线,破解基层发展难题,补上农村缺人才、缺技术的短板。

助农扶农合力团团长、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漯河中裕燃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海军变身直播大咖,将漯河特色农产品带入直播间,订单突破3000个,销售额160余万元;漯河市劳模、漯河市清源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斌得知舞阳县一村民种植的黄桃出现滞销,冒着酷暑带领员工开展爱心助农活动,采摘并销售黄桃6000斤。“品牌直播+企业互助+助农扶农”的创新模式有效提升村民们的“造血”能力;教育合力团团长、漯河高中校长王海东代表学校为舞阳县章化一中捐赠课桌凳100套及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其他教育合力团成员通过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方式,以才育才,实现人才“滚雪球”效应……

凸显“群雁效应”

漯河市“乡村振兴劳模出彩行动”实施以来,8个合力团在各自团长的组织带领下,从全市50个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村、10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中选取联系点,摸清村庄现状,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和帮扶,取得了良好成效,“群雁效应”凸显。

漯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曹鹏表示,为了打造强而有力的劳模合力团,漯河市总工会制订劳模合力团管理和扶持办法,投入资金做好后勤保障,使得劳模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地成长,没有后顾之忧。

今年7月,河南多地遭受了暴雨灾害,漯河也受到了影响。种植合力团成员多次深入灾区,指导灾民积极排水晒田,并免费送去农资,保障农田受灾不减产;养殖合力团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00多个。

目前,全市十多个村庄正按照劳模专家的设计规划进行改造和改建。这得益于乡村建设合力团深入联系村实地考察规划,提出帮扶及建设性建议。

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合力团组织文化战线劳模和社会力量走进乡村,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全民阅读、文化遗产点亮、乡村文化人才发现、理论与道德宣讲“五大行动”,捐赠图书1300多册,培训乡村文艺骨干300多人,开展文艺演出活动20场,受益群众达2万人次以上。

技能人才合力团则为当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社员、农机手和农机监理人员共200多人开展农机专业知识培训,讲解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农机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知识,消除安全隐患。

“所谓合力,就是要劳模积聚力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围绕全市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彰显劳模先进风采。”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漯河市总工会主席周学功说,劳模合力团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已成为漯河乡村振兴中强有力的“新引擎”。

据《工人日报》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