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早上5点30分,闹钟一响,陈晓光立即起床,快速洗漱后走出家门。冬天的清晨寒气逼人,路灯下行色匆匆的大都是上学的孩子和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陈晓光快步向学校走去。她是郾城实验高中的一名班主任。走进教室,看着学生们陆续到来并开始晨读,陈晓光的心安稳下来,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15年前,陈晓光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初登讲台,她便立志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2013年开始担任班主任的陈晓光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学生身上,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与学生的相处之道。
“近年来,高中生的见识越来越广,他们接受新事物的渠道和能力甚至远超老师,仅凭传统的说教很难开展教学工作。该怎样与他们成为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我平时思索最多的问题。”陈晓光说,从2020年9月带新一届学生开始,她逐渐转变教育教学思路,课下主动与学生聊生活、聊学习,摸清学生的爱好、了解他们的性格,尝试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闲暇时,她会去网上了解学生们喜爱的偶像,以便在跟他们交谈时有更多共同话题。
一年多来,学生对陈晓光的称呼一直在变化,从刚开始的“老师”,到后来的“老班”,再到现在的“光姐”。随着称呼的变化,陈晓光与学生一起构建了温馨又团结的班集体。
除了在生活上靠近学生,在教学上,陈晓光更是下足了力气。她非常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努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比如上复习课时,如果老师反复讲解知识点,课堂气氛就会沉闷无趣。这个时候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让他们自己进行讲解,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常常会就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严肃时而调侃,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15年来,陈晓光一直从事高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她开朗的性格和活泼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同事的赞许和领导的信任。她先后荣获郾城区优秀教师、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市级青年骨干教师、市级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称号。
“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和鼓励更多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与他们一起享受成长的喜悦。”陈晓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