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景
这一年,我的关键词是新生。
我有自己的计划。从1月开始,我在工作与生活中把花甲老人和青葱少年可能面对的种种困扰一一剖析开来,抽丝剥茧,形成错落有致的文字。还记得几年前初回县城时,在《用实力让情怀落地》的文章里写道:“我想做一名摆渡人,用心理学知识渡人渡己。哪怕蹚过河、绕过山,穿过皑皑雪地;哪怕只能改变一个人,让他能撤除心里那些藩篱,也会不停努力。”写作的过程,也是整理学习的过程。
我有自己的坚持。每天的晨跑都是与自然联结的小旅程,农历大年初一的清晨也不例外。这与其说是追求,不如说是习惯。因为我喜欢运动后的状态,这样可以让自己与身体更相通,不会因疲累、激情减退就对这个世界臣服,慌里慌张地奔向邋遢。我喜欢在跑步时亲近泥土、触摸植物,拍了一树又一树的花开、记录了一处又一处的草长,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辜负时光。
我不断校正自己。7月的特大暴雨、8月的突发疫情,还有10月某天因手术住院,我无助彷徨过,也伤心落泪过。在巨大的自然灾害和突发疾病面前,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我对衣着少了外在的讲究,留一成不变的发型,穿四季单调的灰白,不去追逐街面的潮流;我不再试图掩盖时光赋予的痕迹,梳头时留着长出的一根白发,不拔不染,尽管霜一样的颜色会有些刺眼。我知道,没有谁能与岁月抗衡,不如用心思挖掘内在的宝藏,追逐辽阔的梦想。
过往皆序章。这一年,我努力地去生活,去发现细微的美,去做喜欢的事、正确的事——我喜欢这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