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月20日 星期

非遗变产业 村民致富忙


村民正在扎龙身。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见习记者 刘净旖

近日,在郾城区孟庙镇何庄村,一些村民正在广场上紧锣密鼓地排练舞龙节目,以待春节期间演出。

自清朝光绪年间至今,何庄村的青龙舞已有120余年历史,还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龙舞第四代传承人何永刚表示,村里设有青龙舞传习所,用于教授舞龙技艺。在何庄村,上至六旬老人,下至5岁孩童,很多人会舞龙。

2021年,何庄村成立青龙(非遗)文化合作社,现有核心成员80余人。除了组织民间艺术展演,合作社还创建了非遗工艺品生产基地。“基地主要制作舞龙道具。”合作社销售部负责人何伦说,合作社吸纳了30余名掌握舞龙道具制作技艺的村民。村民何玉德告诉记者,舞龙道具一般是竹撑布扎,由龙首、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制作时间根据龙身长度而定。

每次外出演出,何伦都会在演出现场推销非遗工艺品。平时在村子里,他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何庄青龙舞本就名声在外,再加上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产品销路很快打开。

“在全民健身的时代,舞龙是个不错的锻炼方式。”何伦说,“每月道具龙的销量在400条左右。价格取决于长度,8米的道具龙卖得最好,定价198元。”

今年元旦过后,合作社突然接到上千个订单,需要在春节前后发货。因此,近段时间村民们格外忙碌。

受疫情影响,2022年春节何庄村的舞龙队可能不再外出演出,但他们将录制视频,通过线上播放的形式向市民贺岁。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