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粉条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食物,口感爽滑极富弹性,配合蔬菜、肉等食材可以做成可口的美食,深受大家的欢迎。在郾城区李集镇,制作纯红薯粉条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如今,虽然众多的手工作坊已经被加工厂取代,但是纯红薯粉条的制作技艺仍在传承。
近日,记者来到李集镇大王村,看到58岁的村民王保云正在和其他村民聊着今年的粉条销售情况。“今年的销量不错,俺家的粉条快卖完了。”王保云说,自己家承包了200多亩地,每年都会种红薯,收获后找加工厂加工成粉条。
提起当地的粉条制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以前俺村家家户户都种红薯,做粉条。”村民王建华说。据他们介绍,村里制作粉条的传统已有很多年。传统手工粉条制作程序复杂,既需要人手,也需要技术。因此,每年从农历十月中旬开始,人们便开始做粉条,一天能做几百斤。
村民还向记者介绍了传统手工纯红薯粉条的制作方法。先将精选的红薯清洗干净,并及时进行粉碎。以前是用铲子将红薯捣碎,后来有了打粉机就方便多了。然后将被磨碎的红薯用吊单过滤,再将过滤液沉淀。这个过程要进行两次。沉淀后把上层的水排出,再把下层的淀粉取出掰成小块儿放在太阳下晒十几天。晒干以后的淀粉就是制作粉条的原料。
接下来就开始制作粉条。取少量淀粉,浇入热水做成熟粉,并搅拌至糊状,再与大量淀粉混合,不断搅拌成红薯粉芡糊。这个关键环节,两者的比例如果把握不好,就做不成有韧性的粉条,所以只有多年做粉条的老师傅才能把握。接着,把漏勺置于开水锅上方,将和好的红薯粉芡糊放入漏勺。随着有节奏的捶打、晃动,芡糊顺着漏勺的孔慢慢往下漏成长条下进锅里,就成了粉条。粉条沉入锅底再浮出水面时,即可出锅。将捞出的粉条放入冷水降温,理成束穿到木棒上,晾晒一天即可。晾晒时气温要低,粉条之间才不会粘连,且能够更好地成型,口感也会更好。
“我们这里做的是纯红薯粉条。这种粉条吃起来口感爽滑有弹性,久煮不烂,销量一直都不错。”王保云说。
由于传统手工制作粉条产量较低,人们逐渐加入了现代化机械,生产效率和产量明显提高。
在李集镇东孟村,记者见到了市兴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云德。早在十年前,该合作社就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每天可制作约4000斤粉条。“做粉条最麻烦的是捶打、过滤、沉淀、搅拌。这几步现在都由机器完成,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但做粉条需要经验和技术,要做出好粉条,还得找老师傅。”陈云德说。
每年10月到来年1月是陈云德最忙碌的时间。除了制作粉条,合作社还承接加工业务。受恶劣天气影响,2021年,红薯产量下滑,但还是有约200万斤红薯需要合作社加工。“村民把红薯放在我这里加工成粉条,我每斤收1毛钱加工费。加工完后,他们再拉回去卖。”陈云德说。
东孟村村民魏建锋经营着一家家庭农场,流转近300亩土地,主要种植红薯、小麦。2021年,他将农场产出的所有红薯都加工成了粉条。
“从去年10月开始,我做了十几万斤粉条。”魏建锋笑着说,“李集粉条名声在外,不愁卖。”
采访中,东孟村党支部书记魏青亮告诉记者,村民制作粉条已有数百年历史。这里的粉条之所以受欢迎,除了当地土质适合种植红薯,还与制作工艺有很大关系。“粉条好不好吃,要看淀粉的纯度和细度。现在市场上一些粉条里掺有木薯粉,两三块钱就能买1斤。我们这里的粉条坚持用纯红薯淀粉制作,今年每斤卖10块钱。”魏青亮说。
在李集镇,像陈云德、魏建锋这样的农户还有不少。该镇通过扶持推动、龙头带动、电商拉动等举措,引领粉条生产走上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市场化的发展轨道。如今,李集粉条畅销省内外,成为该镇一张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