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农家书屋看书。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2月9日,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的“双春和平”书屋内,一张大桌子前坐满了前来看书的村民。今年82岁的图书管理员彭同欣一边摆放书籍,一边告诉记者,村民徐双春和殷和平夫妇多年来一直在北京生活,但他们心系家乡,于2012年年底建成了这个农家书屋并捐赠了大量书籍。村里为他们提供了场地。目前,书屋存书上万册,涵盖哲学、科技、文学、历史等门类。
村民彭风岭今年68岁,家里养了二十多头猪。他经常来书屋看养殖方面的书籍。
记者看到,村民张菊花正在看一本名为《果蔬保鲜与加工新技术画本》的书。“我喜欢看营养知识方面的书籍,做饭时可以参考一下。书中很多知识介绍得很详细。我觉得很实用。”张菊花说。
“我上幼儿园大班,平时喜欢看童话故事。我选的书是《安徒生画传》。”5岁的李宇航说。
采访中,不断有村民前来挑选图书。58岁的郭桂枝平时很忙,趁这几天没事,来挑选一些历史方面的书。
“书屋每天上午8点开门,下午6点关门。只要村民来看书,我就一直等着他们,非常支持大家来看书。”彭同欣说。
记者了解到,春节假期,每天都有不同年龄段的村民来书屋“充电”,平均每天达5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