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 红
10年前,一对男女相识20天后,女方李玉平数次患病,直至两年前成了植物人。而男方不离不弃,已照顾对方10年。他就是家住郾城区龙城镇栗庄村的牛继甫。直到今年1月,李玉平的儿子栗越航向社会求助,大家才知道了这家人的故事。
2009年,栗越航的父母和姥爷遭遇车祸,父亲和姥爷当场死亡,母亲李玉平头部受伤。栗越航当时才12岁。
牛继甫老家在龙城镇钮王村,家里条件不好,一直未婚。2012年,经人介绍,当时46岁的牛继甫和45岁的李玉平相识。他们本来可以组成三口之家,幸福地生活下去。但相识20天后,李玉平突发脑出血,让这个家再次陷入困境。
脑出血手术后,李玉平落下后遗症:说话不太清楚,左胳膊左腿不能动,生活需要别人照顾。当时两人并没有领结婚证,牛继甫完全可以离开。但看着才15岁的栗越航和生病的李玉平,憨厚的牛继甫没有走。他说:“我认识玉平的时候她好好的。不能因为生病了,我就不管她了……”
就这样,牛继甫住进了李玉平家,在附近打零工补贴家用,以方便照顾李玉平。后来,李玉平又出现了几次脑出血、脑梗,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直到两年前,李玉平再一次发病后陷入昏迷,成了植物人。
“之前,玉平还能拿着小勺子吃饭,后来病越来越重,现在完全昏迷了……”采访中,牛继甫对记者说。
栗越航也回到村里,就近打工,方便照顾母亲。
栗越航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看到牛继甫叔叔尽心尽力地照顾母亲,他非常感动。“其实我心里早把牛叔叔当作爸爸了,也想过改口,只不过叫顺了‘叔叔’就没再改。叔叔来了以后,这个家有了家的样子,我充分感受到了温暖。我会孝敬叔叔一辈子。”牛继甫听到后则说:“叫啥都一样,怎么顺口怎么喊,我不计较。”
“玉平,能听到不能,听到了就眨眨眼,你看他们来看你了……”“妈,能听到不,你睁睁眼……”平时,牛继甫和栗越航有空就和李玉平说说话。
记者问:“这么多年来,肯定有人劝你一走了之吧。你有没有离开的念头?”牛继甫笑着说:“我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亲戚朋友和村里人也都是善意的劝说,我都能理解。但既然来到这个家,就要善待他们娘俩儿,而且是一辈子……”
“2021年8月,村里给牛继甫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每月500元,还给他家办了低保,相信这个家会越来越好的。”栗庄村村支书李红民告诉记者。
市文明办副主任李天亮得知牛继甫的事迹后,积极发动市文明办党员为他家捐款捐物。1月27日,市慈善总会副会长王磐一行带着5000元救助金及礼品,到他家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