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2月15日 星期

以研发投入“双提升”促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陶小敏

通讯员 王 腾

2月11日,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传来捷报。“目前企业订单已突破4亿元,实现了开门红!”该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朱玉鹏告诉记者,订单的跨越式增长,主要因为企业打破特高压行业固态模锻技术壁垒,成功研发了风电及光伏新能源产品,而打破技术壁垒则得益于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据悉,该公司2021年全年研发投入达1400万元,成功研发出固态模锻悬垂线夹、高强度风电锚栓及光伏支架等产品,顺利进入国际风电和光伏市场。

这是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创新之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生动实践。

2021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创新举措,不断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初步测算,2021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达27.4亿元,较2020年增长52.8%,研发投入强度较上年提高0.46个百分点,实现了研发投入经费、强度“双提升”,全面提升了我市的科技创新水平。

我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全社会研发投入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全市研发投入工作。建立研发投入周报和月报“双报告”制度,实时动态监测数据,每月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分析研判,综合调度各项工作。

把完善政策作为加大研发投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重要抓手。我市印发了《中共漯河市委 漯河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鼓励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对年度研发经费支出较大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严格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等科技创新政策。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8.99亿元,较去年增长了3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05%;兑付科技创新券460.94万元,同时向全市41家企业(单位)45个技术项目发放新一批科技创新券2964.62万元,预计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5亿元。

大力开展“走亲连心”、专家企业行、“万人助万企”等帮扶企业活动。通过集中走访调研和县区部门联合走访,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最大可能帮助企业稳定生产、健康发展。

(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