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以“乡村文化社”为平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进一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产业、就业、金融、消费等方面的多项帮扶举措,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重点谋划九个项目
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谋划优质专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项目覆盖4个镇,主要包括6个工程体系33个子项目,着力打造现代化区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谋划“一镇一园区、一村一基地”项目。按照“一镇一园区、一村一基地”要求,制订方案,细化措施,两年内计划实现以种养业为重点的园区和基地全覆盖。
谋划人居环境示范村提质扩面项目。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按照“一四六”(“一”是党建引领;“四”是开展四项活动,即宣传教育“九个一”活动、每周清洁日活动、每周擂台赛活动、私搭乱建专项整治活动;“六”是建立六项保障机制,即县级干部包镇联村机制、网格化管理机制等)工作法,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谋划裴城村农文旅融合项目。依托裴城村自然资源优势,用好债券资金,做足“水、绿、宅”三篇文章,擦亮“红色(红色旅游)、绿色(国家级森林乡村)、古色(古村落)、特色(特色文化)”四种底色,打造农事体验园、农产品采摘园、养殖体验园、特色民宿园等,申报省级旅游特色村。
谋划养殖和高端肉食加工项目。依托德康农牧集团,建设符合欧盟标准的高端肉食加工项目。
谋划生物克隆育种产业项目。河南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产业级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李集镇西孟基地培育了中国第一匹克隆马,目前正在与新希望集团、双汇集团对接合作。
谋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一线、两岸、七园、十村落、一学堂”(幸福乡村一号线,颍河两岸,食品加工体验园、高新技术展示园、采摘科普研学园、田园生态娱乐园、农业气象观光园、网红打卡电商园、都市农业休闲园,龙城镇冢马村等十个特色村庄,乡村振兴大学堂),打造集现代农业、农事体验、观光旅游、红色教育等于一体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谋划郾城区生态水系综合整治项目。力争五虎庙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基本建成,实现生态补水、自流灌溉,使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样板工程。争取郾城区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河南省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项目(郾城区域)、健康步道项目和洄曲河等河流整治项目、沙河险工及防汛道路工程等防灾减灾项目早落地、早实施。加快引澧入颍暨农村水源地地表化工程落地进度,计划在裴城镇建设水厂一座,向全区所有村庄和淞江产业集聚区等地供水。
谋划郾城西大坡农田防护林建设示范项目。在郾城区西大坡,主栽无絮杨、楸树、白蜡树等,打造农田防护林,提高全区农田林网防护能力,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张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