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
■文/图 本报记者 薛宏冰
通讯员 袁刻攀
2月14日,全省法院工作会议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推进会召开,对2021年度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荣获全省“李庆军式十佳办案团队”称号,并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记集体二等功。
作为人民法院的前沿阵地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紧扣“三个更”(更智慧、更便民、更高效),把各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做精细、做出彩,树立了人民法院诉讼服务窗口的良好形象。
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30人,其中正式干警10名、聘任制书记员18名、特邀调解员2名;设立了立案登记、诉讼保全、委托鉴定、财产查控、扫描及材料流转、12368热线等服务窗口,全面打造诉讼引导、法律咨询、诉前调解、立案登记、非诉审查、信访接待等“一站式”诉讼服务模式。
智慧建设 让立案更方便
“您好。您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网上立案中所立案件已经提交。”2月25日,市民李先生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立案,信息提交后立即收到了回复短信。两天后,李先生收到了案件审查通过的短信提醒。
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当事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就可实现网上立案。不久前,市民王先生有一起管辖权在郑州的商标侵权纠纷,在该庭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王先生成功办理了跨域立案。
这是召陵区人民法院智慧建设的一个缩影。秉持“群众的司法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要延伸到哪里”的服务理念,该院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完善信息化在司法服务中的应用,建设了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目前,该院已全面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证据交换、网上开庭、网上调解、网上保全、电子送达、全国范围内跨域立案等,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针对“送达难”问题,该院不断探索送达方式,出台《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关于电子送达的若干规定(试行)》《召陵区人民法院关于集中送达平台电子送达方式强制前置的通知》等,推出短信送达、电子邮件送达、微信送达、移动微法院送达、12368语音通知送达、传真送达等电子送达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送达寻人难、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缺陷,实现了减轻当事人诉累、减轻法官负担、提升高案件质效、提升简易程序适用率的“两减轻两提升”的良好效果。
2021年,该院共网上立案6640余件,网上立案率达98.71%,网上缴费2600笔,电子送达2.4万次,集约网上财产查控1400余件,12368热线接听900余次。
贴心服务 让诉讼更便利
“您好,您要办理什么业务?如需立案,请您到诉讼服务窗口办理,也可申请网上立案,反映问题可以到这边的信访接待区……”走进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导诉员便迎上来热情地询问,并根据来访事由进行方位和流程指引,大大提高了当事人的办事效率。
“为进一步加大便民利民力度,我们开通了便民立案通道,并配备专职导诉员,引导当事人办事。”该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对不能通过网络途径起诉的当事人,该庭在立案大厅设置了导诉台,导诉员全程辅助当事人办理诉讼业务。
记者注意到,诉讼服务中心大厅设立了诉讼服务区、等候区、接待区和便民服务区。在诉讼服务区,法院审理、执行部门员额法官及书记员的联系电话进行公开,并配置了网上立案自助终端机及自助查询机、起诉格式拷贝终端机、诉讼引导服务终端机、材料收转云柜等,群众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还能享受预约联系法官、收转材料等自助诉讼服务业务。在便民服务区,配备有桌、椅、饮水机、复印机、多功能充电等设施,全方位为群众提供人性化的司法服务。
为进一步加大司法便民利民工作力度,召陵区人民法院全面建立网上立案容缺受理机制、跨层级跨区域立案机制,开通派出法庭便民立案通道及线下特殊群体立案绿色通道,群众立案更方便、更快速。2021年度召陵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质效在全省180多个中基层法院中排名第十。
近3年来,该院共通过网上立案跨层级立案2件,通过全国跨域立案系统完成跨域立案88件,最远辐射至内蒙古、福建、山东等,极大提升了立案工作质量与效率。
诉源治理 让矛盾化解更高效
“原本我们准备请律师打官司的,没想到现在没花一分钱就把问题解决了,太感谢你们了!”春节前,在召陵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室,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被成功化解。
2016年,张某承包召陵区万金镇某村委会建设项目,后转包李某承建。工程完工后,张某拖欠李某1.8万余元工资,后张某支付李某6900余元,剩余1.2万元未支付。其间,张某因病去世,李某找到张某妻子郭某多次催要拖欠工资未果,便起诉至召陵区人民法院。
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将李某引导至该院诉前调解室进行诉前调解。特邀人民调解员接案后,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摸清当事人诉求。经过十多天耐心细致的协商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郭某分两次支付李某等人的劳动报酬。随即,召陵区人民法院出具司法确认民事裁定书,双方均对纠纷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全力融入召陵区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助力召陵区“大调解”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完善“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他们积极与召陵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进行诉调对接,并在召陵区综治中心设立召陵区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站,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目前,召陵区人民法院共有5个诉前调解工作室,并开通在线调解平台,可实现在线诉前调解。此外,该院还对接了11个调解组织为召陵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组织,聘请由2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工作者组成的特邀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通过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2021年,该院诉前调解工作室共接收调解案件3238件,调解成功1370件,调解成功率42.31%,平均调解时长14.6天。
对诉前调解不成的案件,该院采取系统智能识别为主、人工识别为辅的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在系统自动分流的基础上,根据案件争议焦点、证据交换情况、是否还能进行诉中调解等要素,再次进行人工分流,从而实现源头解纷、繁简分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
同时,该院进一步完善日信访接待制度及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流程,在信访接待大厅公开信访接待值班表,坚持院领导带头化解疑难复杂案件的原则,党组成员、审委会委员严格到岗值班,带头接访。
一路辛劳,一路收获荣誉。近年来,召陵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多次被市中级人民法院记集体三等功,连续两年被召陵区人民法院评为先进集体;2020年诉讼服务质效位列全省第二,受到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扬;2021诉讼服务质效位列全省第十。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陈灿飞荣立个人二等功,立案庭副庭长罗娇娇荣立个人三等功。
“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是我院的排头兵,人员能力素质都很强。我们将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号召全院向该庭学习,努力让召陵区人民法院有更多的亮点、出彩点,为召陵区平安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召陵区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