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如公民德行的阳光,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就是人与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缘地域的限制,构建起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亲善、互助、友爱变得尤为珍贵。
杨帅就是我市众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本报记者 朱 红
今年34岁的杨帅是漯河市老百姓大药房负责人。他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3月9日上午,记者见到杨帅时,他正在与同事策划一个爱心捐助活动。
杨帅告诉记者,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上大学时的艰辛,没有忘记国家对自己的帮助。2017年,杨帅有了一定经济收入后,每年坚持参加“金秋助学”活动,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金。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防疫物资紧缺。杨帅前往郾城区各个疫情防控点,先后捐赠价值3万多元的防疫物资。“那段时间,我总是奔波在路上,将物资送到疫情防控点,同工作人员一起搬运物资,一切安顿完毕后,来不及休息,便匆匆赶往下一个疫情防控点。”杨帅说。
2021年5月,杨帅联合团市委共同发起“青春寻访老党员”活动,为全市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送去药品、保健品等,感恩老党员为祖国发展建设所做的贡献。
2021年7月,我省多地发生洪涝灾害。杨帅采购了碘伏、医用棉签等救灾物资和食品,开车送往周口、新乡、安阳等灾区。连续几天,杨帅忙得连一口热乎的饭都没能吃上,但他没有一句怨言。
2021年12月,杨帅积极参加漯河日报社组织的“暖冬行动”,为全市70多户贫困家庭送去生活物资。
今年3月初,杨帅为郾城小学、郾城区龙湖学校捐赠了价值1万多元的日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