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饮食要符合时令节气规律、因地制宜,注重“应时应季、应景应地”。
“春分”时节,“春菜”开始“冒尖”,为大家介绍常见的“春菜”及其功效,品尝“春天的味道”。
春笋
春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等。食用春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中医认为,它还具有益气补脑、宁神健体等功效。
韭菜
中医认为,韭菜有温补肝肾、助阳固精等作用。因此,韭菜在药典上有“起阳草”等称。中医还认为韭菜能健胃提神、温中下气、活血行瘀,作为药材可适用于肾阳虚衰、盗汗遗尿、腰膝酸软等症。
香椿
香椿有一种浓郁的香气,民间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中医认为,香椿性凉、味苦平,入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等功效,可抑菌杀虫,还能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芹菜
在中医看来,芹菜具有平肝降压、镇静安神、利尿消肿、养血补虚、清热解毒等作用。食用后,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芹菜中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所以经常吃芹菜还可刺激胃肠蠕动,利于排便。
蕨菜
春天的蕨菜颜色碧绿,长势喜人,口感肥实鲜嫩,被称为“山菜之王”。中医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止咳利尿、健胃降气、祛风化痰等作用。此外,经常食用蕨菜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重降脂、延缓衰老、增强食欲。
马兰头
中医认为,马兰头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常吃马兰头也能缓解血压高,对维护心脑血管有利。
在这里也要提醒各位读者,“春菜”虽美,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
据“学习强国”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