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 震 通讯员 胡静波)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市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成功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信用惠民便企。推行告知承诺制,公示信用承诺信息45万余条,梳理“一证通办”事项106项、全流程网上办理事项923项、“一窗”分类受理事项690项、“无差别全科”受理事项575项。适用信用承诺事项296项,实现了“一张承诺书、一次全办好”。推广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在43个领域出台了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由点到面完成5万余家企业信用风险分类评价工作,并在企业红黑名单认定、融资贷款等活动中应用;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切实管出公平、管出效率、管出活力。研究开发个人信用积分。实行个人信用积分管理,上线“沙澧分”,并将“信易+服务”延伸至衣、食、住、行、游等涉及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个人信用“沙澧分”为依托,由行业主管部门联合骨干企业创建“信易+联盟”,在“信易贷”“信易租”“信易行”“信易游”“信易批”等19个领域100多个民生服务场景落地,累计评出信用良好及以上信用主体4.3万个,实施信用激励1.2万余次。严格依法依规联合惩戒,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提高失信被执行人参与经济活动的准入门槛。在市场监管、税务等20个重点领域实施联合奖惩机制,推进省市一体化联合奖惩,已累计向国家反馈联合奖惩信息2000余条,切实提升了市场信用环境。
以信用促贷款。推广“信易贷”模式。建立本地化“信易贷”平台,实现与全国“信易贷”平台互联互通。目前,我市“信易贷”平台已注册企业4103家,累计放贷21.33亿元。创新推出“中标贷”服务。采用政府和金融机构联合担保方式,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联动,向信用良好的中标企业提供“无担保”资金支持。截至2021年12月,我市企业信用贷款规模为161.26亿元,较2020年增长57.87%,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金融领域实施联合惩戒。依法依规认定并发布涉金融领域严重失信人“黑名单”,严格市场准入和备案管理,全面清理整顿违法违规的交易机构6家,向上级部门备案1家;(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