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星期

婆媳56年亲如母女


春香和赵秀英。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她们一起生活了56年,甘苦与共、亲如母女,共同撑起一个家。她们就是101岁的陈春香和78岁的赵秀英。3月27日,在银鸽东家属院,记者见到了陈春香和赵秀英婆媳俩,倾听她们的感人故事。

婆媳相互扶持

56年前,赵秀英嫁给丈夫李全旺。婚后不久,丈夫到外地工作,赵秀英就和婆婆一起生活。

每天,婆媳俩一起到地里干活,共同分担家务。

后来,赵秀英有了孩子,就让婆婆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地里干活。

李全旺的老家在郾城区龙城镇小李村。每年收麦时最忙碌,为了早点把麦子收完,赵秀英每天起早贪黑,一直在地里忙碌,没时间回家吃饭。为了让儿媳能吃上饭,陈春香把饭做好送到地里。趁赵秀英吃饭时,陈春香就抢着干活。

“我一般不让俺婆婆干活,但她总是不听,说自己闲不住。”赵秀英说,平日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把家里料理好,婆婆总会带着工具到地里帮忙。

“婆婆是我的榜样”

和婆婆相处多年,赵秀英受她影响很深。赵秀英说:“俺婆婆虽然经历了许多苦难,但从来没有抱怨过。她乐观、善良、乐于助人,让我很敬佩,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陈春香小时家境贫寒,吃不饱穿不暖,婚后和丈夫生了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因病夭折,丈夫也英年早逝,留下她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为了养活儿子,陈春香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做笼头,攒够十几个就步行到牛行街卖掉。让赵秀英更敬佩的还有婆婆的远见——当时家里条件十分艰苦,但陈春香坚持让儿子读书,她自己也参加了识字班。

“那时候因为穷,很多人都不让孩子读书,俺婆婆却不一样。”赵秀英说,正是因为婆婆对教育的重视,丈夫才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

陈春香因勤劳能干、乐于助人,被村民推选为村干部。赵秀英跟在婆婆身边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她和婆婆一样勤劳、坚忍、善良,后来也当了村干部。婆媳俩的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肯定。“我从俺婆婆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她就是我的榜样。”赵秀英说。

1985年,赵秀英和婆婆带着孩子搬到了市区,和丈夫一起生活。近些年,婆婆的身边离不开人,赵秀英和丈夫专职照顾她的生活。

“很多人都说她们是母女俩,我觉得确实如此。”李全旺说。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