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连日来,市交通运输系统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24小时连续作战。全市共设置交通卡点26个,投入人力800多人,坚决守护疫情防控交通防线,保障重点物资运输畅通。
4月4日晚9时许,在京港澳高速漯河站卡点,郾城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乔海滨和几名同事认真排查过往车辆及人员。“请出示您的行程码、健康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把场所码注册一下……”为了节省时间,减少车辆拥堵,他们拿着二维码指导过往司机扫码注册、登记。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乔海滨一行10人在京港澳高速漯河站卡点设置待检区,制作提示牌,商讨各类异常、突发情况的处理流程和办法。“我们目前实行‘两班倒’,12个小时轮休一次。”乔海滨说,这段时间,这个卡点每天要检查3000多辆车,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口干舌燥。
除了坚守交通卡点的一线人员,还有很多交通人在后方默默付出。“除了让乘客扫场所码登记,所有出租车司机一定不能跨市经营,你们要做好监督。我们会定期抽查。”4月4日,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晓亚向市出租车协会负责人讲解疫情防控措施。刘晓亚说,她经常会在半夜接到咨询返漯政策的电话。一天下来,接上百个电话是常有的事。
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落实市交通管控专班的联络工作。在专班领导的指挥下,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专班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当好各项工作的协调者、政策的解读者和群众的聆听者。尤其是运输管理科王宏磊、董晗坚守岗位,参与起草工作方案、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发布疫情防控动态、汇总疫情信息、督导工作落实等,连续十几天工作至凌晨。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还有许多像乔海滨、王宏磊、刘晓亚、董晗这样的“拼命三郎”。他们为抗击疫情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