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虽然受疫情影响不能到校上课,但是阴阳赵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依然能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中汲取课外知识。这本书是漯河小学为集团成员校赠送的校本教材,集团成员校的学生人手一本。漯河小学负责人说:“一枝独秀不是春,整体提升才是真。这就是集团化办学的意义所在,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据了解,漯河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以来,以全国文明校园漯河小学为核心校,辐射带动西城区丹江路学校和阴阳赵镇中心小学、大张庄小学、洪山庙小学、台坡魏小学5所薄弱学校。以整合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途径,缓解基础教育投入不足和发展不均衡的矛盾,缩短中心城区新建、薄弱学校和相对偏远农村学校的成长周期为目的。漯河小学教育集团成立至今,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原则,通过文化共育、制度共建、师资共培、教研共融、资源共享等方式,努力探索核心校与成员校共同发展之路。
漯河小学教育集团在成立之初就成立了教育集团理事会,形成了以核心校漯河小学丁俊生校长任集团理事长,各成员校校长为副理事长,各成员校副书记、副校长任教育集团理事会理事的管理团队,建立了一体化管理工作机制,使集团成员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研训联动、质量共进、文化共建、责任共担。
资源共享。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师资、信息、管理理念、课程资源、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等方面优势互补,发挥资源共享的集团优势,漯河小学向集团成员校赠送校本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让集团成员校每个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每名教师在互动中共同成长。
强化联合教研。集团核心校不仅要给薄弱学校“输血”,还要给薄弱学校“造血”。核心校以学科建设、课程开发为依托,成立专项研修团队,建立优秀教师引领下的集团教学研训一体化制度,通过集团内备课、评课、教研、优秀课例等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和精准推送,提升成员校师资队伍“自我造血”能力,促进集团成员校共同发展。
集团成员校之间定期组织开展联谊教研活动,围绕“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及“名少先队工作室”专题教研活动,邀请集团成员校教师走进漯河小学参与研讨课活动,创新教育方式。同时,依托核心校“远航工程”线下观摩活动和核心校“远航工程”送教下乡活动,邀请集团成员校教师走进漯河小学。漯河小学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集团成员校送去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优质观摩课,深化教学教研合作,促进集团成员校教师成长,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健全教师交流机制。漯河小学教育集团成立以来,漯河小学派执行校长、中层领导及各学科优秀教师12人次驻集团成员校帮扶引领,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接收丹江路学校32名青年教师进行跟岗代培。目前,丹江路学校有16名青年教师在漯河小学跟岗研修,学习漯河小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漯河小学向丹江路学校派驻7名教师,参与丹江路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工作。另外,漯河小学“名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及“名少先队工作室”共吸纳二十余名集团成员校教师参与活动,以点带面,促进集团成员校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漯河小学教育集团依托“远航工程”,定期为集团成员校送去理念先进的教学示范课,通过共享校本教材,共同打造具有集团特色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促进集团成员校学生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