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文姣)5月11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各区(功能区)属地学校自5月12日起复学:走读制学校,学生5月12日上午入校完毕;有住校生的学校,学生5月12日下午入校完毕。
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来(返)漯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按照红码人员进行管理,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来(返)漯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按照黄码人员进行管理。师生员工及共同居住人是红码、黄码人员的,暂缓入校。
距复学之日起,返漯未满14天的师生暂缓入校,居家隔离,并进行7天4次核酸检测,满7天后,持本人4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校。
学生返校当天持本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健康码、行程卡、14天健康监测信息表和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错时错峰有序测温、入校、进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所携带物品在校门口消杀后带入校园。
师生入校后,学校要组织上好复学第一课,实行网格化管理,要求学生错时错峰上下课、就餐等,落实好规范佩戴口罩、保持“1米线”等多项措施。
复学后,各学校要确保三个到位:一是组织保障到位。各级分包领导下沉乡镇、分包学校,市、区教育局定人定点分包学校。二是督导到位。市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部督导组分县区督导。三是部门联动到位。复学当日,学校与县(区)公安、卫健等部门联动,有序组织复学。师生入校后由学校统一组织1次全员核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