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5月26日 星期

以改革之火点燃创新引擎 奏响创新驱动发展主旋律最强音


(上接01版)盘活中央驻豫科研院所资源,健全高水平科创平台引育机制,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全面激发科研机构活力。

二要围绕凝练一流创新课题,改革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坚持顶天立地、项目为王,紧盯发展前沿改进项目选题立项,建设全时段多渠道选题发现机制,完善“需求方出题、科学界答题”机制;围绕协同攻关创新项目管理评价,推行“揭榜挂帅”项目遴选制度,突出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面向产业需求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创新型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开放式”创新联合体,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机制,让更多“科研之花”结出“产业之果”。

三要围绕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改革人才“引育用服”体制机制。导入市场化引才机制,健全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以人才需求为导向设计服务场景,整合资源成立省人才集团,打造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的人力资源生态圈。完善培育造就高水平人才机制,深入实施“中原英才计划”,建立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统筹实施青年人才倍增行动、潜力人才筑基行动、博士后招引培育“双提”行动,创新科研育人模式。坚持以用为本,健全人才发挥作用激励机制,创新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实施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充分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完善安居保障等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全方位服务保障,让人才感受到尊重、感受到便利、感受到温暖。

四要围绕打造一流创新金融,改革科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基金引育机制,组建规模优势明显、运营科学规范的政府引导基金,设立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创新“引基入豫”激励政策,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探索发展政策性科技金融,鼓励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向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担保服务,量身定制低成本、弱担保、便捷化、长周期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度、覆盖面和获得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用好用活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发债融资。

五要围绕营造一流创新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完善政策集成精准直达企业服务机制,推进“秒批秒报一体化”智慧审批改革,加强创新驱动发展地方立法,高标准建设全省统一的科技交易市场体系,加快科研诚信建设,厚植创新文化,全面营造精准有力的政策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法治环境、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

楼阳生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蹄疾步稳。各级党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各级政府抓好各项改革举措的实施,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弘扬改革精神,提升改革本领,务求改革实效。要统筹推进、打通链条,将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省科创委强化决策统筹职能,省委深改委加强统筹,有关部门单位完善“专班+清单”统筹落实机制,形成政策体系、落实责任链条。要细化方案、突出实操,组织开展常态化学习培训,在创新前沿和改革一线拓宽视野、打磨身手、增强本领。要勇立潮头、敢闯敢试,既抓好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落实,又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积极稳妥试、尽力而为推、排除万难做,稳扎稳打、务实推进。要过程评价、考核督导,坚持边推进边完善,坚持开门评价,加强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估,不断调整优化,用好考核督查指挥棒、风向标,全过程督促改革事项落实,真正督出压力动力、考出能力作风。

会议印发了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及10项配套政策措施。嵩山实验室、濮阳市、启迪科技服务集团、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原前海股权投资基金、河南汇融人力资本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作发言。

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省人民会堂、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及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孙守刚、陈舜、曲孝丽、王战营、费东斌、陈星、王东伟、孔昌生、何金平在主会场出席。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