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探索“政府统筹协调、土地统一流转、产业扶贫资金集中使用、龙头企业进驻经营、全县脱贫群众异地分红”的园区建设模式,累计投入资金6480.6万元,建成县级产业扶贫示范园区11个,成功促成浙江绿网、中国农垦、阜南联美等行业龙头企业入驻经营,为全县乡村振兴增添了发展活力。
“我在果园里干活儿,下班还能照顾家,赚得比外出务工还多,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在舞阳县辛安镇水牛刘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忙碌的村民杨英凡笑着说。
据了解,水牛刘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占地50多亩,拥有大棚43个,平均每个大棚产量5000多斤,亩均直接经济效益一万多元,为当地30余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在距水牛刘村火龙果种植基地约500米远的水牛刘村产业扶贫车间里,工人们分工合作。裁剪、镶边、合缝……伴随着缝纫机的声响,一顶顶做工细致的帐篷被生产出来。
“我在这里工作两年多了,每个月能拿四五千元工资,离家近,不影响照顾老人孩子,越干越有劲儿。”工人赵红丽开心地说。
水牛刘村产业扶贫车间占地1000多平方米,主要加工生产户外运动用品。建成投产以来,已累计带动水牛刘村及附近村庄60多人就业。
为构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体系,舞阳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区建设,引导各乡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集中联片开发,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经济效益。开展扶贫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整合产业发展资金1.03亿元,对11个县级产业扶贫示范园区、38个乡镇产业园区和210个村级产业基地进行提升改造,2.6万名群众通过资产收益、务工和流转土地等获得持续收益。
同时,该县坚持畜禽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检疫责任体系,强力推进黄淮肉羊、宏发农牧等现代畜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集群,辐射带动全县畜牧业蓬勃发展。用好用活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金字招牌,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努力打造舞阳九韵、华宝食用菌、舞阳麻鸡等一批农产品特色品牌。
“我们将深入实施‘以农富民’战略,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更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舞阳县委书记王彦民信心满满地说。
赵明奇 陈帅鹏 张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