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霞
暑假一到,孩子们都很高兴,家长却犯了愁。每年一到暑假,许多家庭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孩子该如何安顿?
带孩子上班
“父母都在老家,身体不太好,我就带着儿子一起上班。”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附近一家单位上班的张先生说,“儿子很听话,来了就在办公室里写作业、看书。这两天,带孩子来上班的同事越来越多,几个孩子也成了玩伴。他们会一起到办公区域外打羽毛球。”
不过,上班族难免会遇到加班的情况,孩子也只好跟着一起“加班”。“女儿跟着我一天都在单位,感觉有点儿枯燥。不过,换个角度想想,难得有这么多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我还挺珍惜这个机会的。”刘女士说,每当忙完手头的工作,她都会和女儿进行一次简短的分享交流。女儿挺喜欢吃单位食堂的饭菜。对孩子来说,这也是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
让老人帮忙
市民陈女士把10岁的儿子送到了在乡村独居的母亲身边。“外孙和村子里的孩子一起玩,每天跑得满头大汗,特别开心。”陈女士的母亲王阿姨乐呵呵地说,“在老家,外孙能帮我浇菜、干些家务活。一回到市区,他少不了看电视、玩手机。”
每周,孩子跟着母亲在老家住四五天,再回市区住几天。这样,老人和孩子都很开心。陈女士表示,这种方式能让她兼顾工作和孩子,也能让母亲在周末歇一歇,还能让孩子体验农村生活,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拼假陪孩子
刘先生夫妻俩的年假加起来有20天。“我们每年都把年假留到暑假,专门用来陪孩子,带他出去旅游几天,陪他做暑假作业。”刘先生说,这样的模式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已进行了五六年,夫妻俩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
不少做个体经营的家长也有一套暑假陪娃的方法。“每年8月,我就给自己放一个月假,专职陪孩子。”女装店主秦女士说,孩子9月开学后,她再继续做生意。
培训班学艺
“妈妈给我报了两个培训班,下午打两个小时乒乓球,晚上再练两个小时武术。开始觉得有点儿累,但两星期下来,我感觉我的体能好多了。”四年级学生刘宸说。
在我市几家培训班,记者看到,无论是羽毛球班、乒乓球班,还是篮球班、跆拳道班,还没到上课时间,孩子们就早早赶到并开始热身。
在市区一个乒乓球培训班,教练员告诉记者,打乒乓球可以改善视力、预防近视、增强体质。今年暑假班的名额早就预约满了。
除了体育类培训班,还有一些艺术类培训班受到孩子和家长的青睐。“孩子想趁着假期学一门才艺,我就给她报了名。”等候孩子下课的宋女士说,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对跳舞很感兴趣,就拉上小伙伴一起报名学舞蹈。“正好我们两个家长轮流接送孩子,也挺方便。”宋女士说。
为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市总工会积极推行暑期爱心托管班服务,目前已吸纳了数百名职工子女入班。此外,全市不少社区和公益机构也自发开展了一些公益托管服务,颇受家长欢迎。
记者在此提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无论选择怎样的方式过暑假,安全问题都要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