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整理材料的史利涛。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当了环保人,等于立下了军令状,得下狠功夫把环境保护好。”7月31日,正值周末,在临颍县污染防治攻坚办,史利涛一边加班整理材料,一边为身边的同事鼓励。
今年46岁的史利涛,1997年进入市生态环境局临颍分局工作,现任临颍分局大气和水生态环境股股长、临颍县污染防治攻坚办综合督导组组长,还是中国共产党漯河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
25年来,史利涛埋头苦干,在环保一线恪尽职守,用青春和担当为守护蓝天碧水做出了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树立了能力作风过硬的新时代基层干部形象。他曾先后荣获“河南省污染防治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出彩环保人”“河南省燃煤散烧治理工作先进个人”“漯河市过硬好党员”“漯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
2017年,临颍县成立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史利涛负责全县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统筹协调、任务分解、资料汇总、日常调度、督办督查及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管理与技术指导等工作。多年来,史利涛坚守岗位,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条件。
“进入环保系统工作以来,他勇于担当,不断学习,追求卓越,是临颍县第一个获得环境保护专业类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人。”“他腰椎问题很严重,有时走路都直不起腰,但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过工作。”……提及史利涛,同事都说,他是单位有名的“拼命三郎”,也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他既要安排好方案、报表等相关工作,又要深入企业做好污染防治帮扶工作。针对临颍县砂石料场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较多的情况,史利涛带队开展摸排,明确砂石加工企业整治要求,为全县砂石料场统一整改制定了标准。针对临颍县木业企业多且污染严重的情况,他牵头制订了木业企业专项治理方案,对全县木业企业进行统一整治。
史利涛深知,要想在工作中不断进步,需要不断学习。为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他从未停止过学习,逐渐成为环保系统一专多能的人才。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他主动探索空气站点综合整治新途径,组建空气站点环保专班,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利用专业知识,在企业开展污染防治、排污许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指导企业进行绩效领先改造,提升企业污染治理水平;完成全县22家企业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专项治理任务;配合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先后获得各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1项,获得省、市科技奖项5项,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史利涛的努力下,临颍县先后完成26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工作,36项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交办工作,46项省污染防治攻坚办交办问题整改工作,省委“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汇总任务等。在全市10次环保攻坚督导观摩讲评中,临颍县6次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