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张哲
毕业学校:舞阳一高
高考分数:618分(理)
录取院校:华南理工大学
■文/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7月31日上午,记者在舞阳县吴城镇小英张村见到张哲时,他正在洗床单和被罩。“高考后我在学校用的床上用品一直没有洗,昨天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才放下心来,今天赶紧把床单和被罩洗洗。”张哲不好意思地说。
“我身体不好,孩子心疼我,怕我累着,一直不让我给他洗,坚持要自己洗。”张哲71岁的奶奶对记者说,“这孩子很懂事。”
张哲今年19岁,1岁多时母亲与父亲离婚。父亲张付杰面对4岁的女儿、1岁多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一度心灰意冷,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因为家庭贫困,张哲和姐姐小时候穿的衣服大部分是邻居送的旧衣服。
后来,这个家庭被划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张付杰的家庭情况得到改善,张付杰也逐渐走出了低谷。
经历过苦难的张哲,从小自立懂事,小学到高中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从小看到爸爸辛苦养家,从不在我面前喊苦叫累。”张哲说,“我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深知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改变家庭状况,所以我一直努力学习。”
张哲的高三班主任刘伟老师这样说:“张哲志向远大,学习刻苦努力,尊敬师长,团结帮助同学,比同龄的孩子更懂事。”
与记者交谈中,张哲不忘倒上一杯热茶,端给卧床的爷爷。张哲的爷爷今年74岁,早年患上类风湿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加上前些年患了脑梗,身体状况很差,长期吃药。
“暑假我想出去打工为自己挣点儿学费,但我爸说爷爷和奶奶身体不好,让我在家照顾他们。”张哲遗憾地说,家里前几年已经脱贫,现在是风险监测对象,但一家人开销很大,家里并没有积蓄。
看着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张付杰沉默不语。儿子很争气,他很欣慰,但他得想方设法凑钱让儿子9月初顺利去上学。
张付杰有电工技术,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但这几年受疫情影响,工地的活不好干,今年就没上几天班。另外,长年累月在工地从事高强度工作,张付杰的身体被透支,腰部常常隐隐地疼,但他仍然咬牙坚持,不去医院诊治。张哲的姐姐在市区一家超市打工,发的工资除了吃住所剩无几。
目前,张哲已准备填写助学贷款申请。他说:“我到大学后,争取能够独立,不让家里再为我上学的花费操心。除了助学贷款,我还可以在校园勤工俭学,逢双休日和假期也可以到外面打工,争取能自己养活自己。”
张哲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憧憬。他说:“大学是新生活的开始,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考研。这样将来步入社会才有优势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