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8月12日 星期

“火炮神医”白晓兵


白晓兵

个人名片

白晓兵,36岁,舞阳县人,81集团军某防空旅修理连的火炮技师,三级军士长。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7月14日凌晨,渤海湾北部海域,炮声轰鸣,一场实弹射击演练正在激烈地进行。突然,火炮出现故障,炮弹被卡。紧急关头,一名身手敏捷的战士提着工具箱飞速奔向火炮,一番看、听、摸、测后,快速取出工具抢修,约4分钟,成功将故障排除。

这名战士叫白晓兵,81集团军某防空旅修理连的火炮技师,三级军士长。

入伍17年来,白晓兵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求知成才,在大型演训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曾参加中国第十三批赴利比里亚维和运输任务及“火力—2016·山丹C”“中部盾牌—2018B”“空剑—2019”“防空—2020·维北”“猎空—2021·白城”等演习。他精通多型火炮维修技能,在比武场上,2次破纪录,7次获得第一名;维修保养火炮400多门,排除各类火炮故障千余次,无一“误诊”,是战友信服的“火炮神医”。

今年36岁的白晓兵,来自舞阳县一个农民家庭,入伍前只有中专学历。谈及入伍的原因,白晓兵表示,他的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了他,在他心中埋下了当兵的种子。

2005年,19岁的白晓兵看到征兵信息后,立即报了名。同年12月,白晓兵成为81集团军某防空旅的一名军人。当时,他就暗下决心要在部队扎根,长久地干下去。新兵训练结束后,白晓兵被选送到部队院校学习火炮维修。

“火炮维修是复杂的精细活儿,涉及机械、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我文化程度低,最初,上理论课就像听天书,完全听不懂。”白晓兵说,为了攻克理论学习的难关,他买了十几本专业书,每天早起背定义、参数;午休时,钻进操作间自行训练;夜深人静时,挑灯夜战,记录和整理当天的训练数据。

毕业后,白晓兵被分到了修理班,给班长打下手。遇到问题时,他就拿着书看一下,在装备上拆一点儿,慢慢研究。实在弄不懂的,他就记下来,请教班长。很快,他几乎把火炮摸了个遍,基本掌握了每个零部件在哪里、容易发生什么故障、应该如何排除故障。

2010年,班长调走,连队让白晓兵担任维修骨干。“我身上的担子突然重了,压力特别大。”白晓兵说,他第一次带队排除故障时,脑子是懵的。看到一颗炮弹进炮膛时被卡住,他紧张极了,竟不知从哪儿下手。当时,跟他相近专业的一名老班长帮他排除了故障。作为专业火炮技师,却排除不了故障,白晓兵感到无地自容。

此后,白晓兵下定决心要勇挑重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操练。他深知,单靠理论支撑是远远不够的,能力是在一次次实践中提升的。所以,只要有射击训练,他就带着班组成员去现场保障。甚至其他单位的射击训练,他也主动申请参与保障。没有实弹训练时,他就在操作间练习。为了把简单的动作练到极致,有时,他会一个动作练习上百遍,手上划开大大小小的口子,流血掉肉是常事。

凭着这股韧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白晓兵很快脱颖而出。2013年,他成为修理班班长。每次遇到驻训、演习等任务,技术全面过硬的他都能圆满完成。他研制出便携式应急焊烤工具,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设计的卷簧紧固器,大大提高了卷簧安装的效率和安全性;他的多篇论文,获得陆军工程大学教授的称赞;他编写的《某型高炮故障集》一书,对该型号高炮维修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入伍17年来,白晓兵凭借过硬的维修技术,先后带出10多名火炮维修能手,也获得了多项荣誉。2014年、2015年,白晓兵连续两年因工作表现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2018年,白晓兵被陆军授予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2021年年底,白晓兵参加中部战区首届优秀“四会”教练员评比。最终,凭借过硬的实力,白晓兵被战区陆军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并被集团军评为“特级金牌”教练员,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从对专业知识一窍不通的农家孩子到精通多种火炮维修技术的骨干人才、“特级金牌”教练员,17年来,白晓兵收获满满。“作为一名火炮技师,每次听到炮弹出膛的声音,我都非常自豪。我热爱这个岗位,热爱军人生活。以后,我将继续努力,把火炮维修好。”白晓兵说。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