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 丹)今年以来,我市锚定建设现代化食品名城总目标,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紧扣“换道领跑”这一主线,聚焦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滩占先新兴产业、高位嫁接传统产业“三大专项”,谋划实施“七大行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
围绕顶层设计,抓好统筹谋划。研究出台《漯河市换道领跑战略工作方案》,制订“四个清单”(重点工作55项、重点项目15个、重点企业51家、重点园区24个),坚持实体化推进、目标化管理、机制化调度,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强统筹调度,建立市工信局牵头,部门、县区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先后召开专题会10余次、服务企业周例会16次,实地调研9次,研究解决问题64个,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围绕转型升级,抓实“七大行动”。实施创新高地建设行动,超常规推进食品实验室建设,聘请中国工程院任发政院士担任实验室全职主任;积极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研发覆盖率全省领先;探索科创金融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出台《漯河市创新生态评价办法》,帮助企业争取省级“科技贷”资金5700万元。实施集群强链提升行动,动态完善20套招商图谱,锁定目标企业,逐一精准对接,前6个月新签约项目160个,实际引进省外资金125.9亿元,增速全省第四。实施项目投资支撑行动,建立重大项目库,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改造,截至6月底,全市41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4亿元,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动35家“倍增工程”企业和106家“亿元培育”企业快速复工、达产达效;筛选213家企业纳入“小升规”培育库,80家企业纳入“专精特新”培育库,豫中新材料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壕新能源在北交所挂牌,汇知康上市申请已受理。实施数字融合赋能行动,推动5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利通流体技术5G应用智慧工厂等17个项目入选全省5G项目库。实施绿色低碳制造行动,双汇发展、微康生物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能碳管理示范企业,豪峰食品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经开区被评为省级绿色园区。实施区域协同发展行动,推动双汇第三工业园、卫龙四期等11个重大项目纳入郑州都市圈提质扩容重点规划,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等8个园区纳入年度创新型示范园区培育计划。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