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郾城区龙城镇钮王村农田,喷灌机正在为秋作物浇水。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
本报讯(记者 刘 丹)7月底以来,我市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土壤失墒较快,农田旱情呈现蔓延趋势。漯河作为粮食主产区,今年全市秋作物播种总面积281.86万亩,秋粮种植面积196.65万亩。目前,玉米正处于灌浆期,大豆大多处于鼓粒期、部分处于结荚期,花生处于饱果期,正是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抗旱不及时,势必影响秋粮产量。
旱情就是命令。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主要领导对抗旱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将抗旱工作作为近期周交办工作重要事项,每周一统一部署,周末跟踪问效。市农田排涝和农村防汛分指挥部成立2个抗旱保秋督导组,分包8个县区,开展督导指导,(下转02版)
(相关报道详见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