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光
今年夏季,我市连续高温少雨,农田旱情快速蔓延,抗旱保秋成为当务之急。8月22日,记者在舞阳县走访时看到,田间到处都有农民抗旱浇水的身影。
用5G技术浇地更方便
8月22日上午,我市依然处于高温酷热之中。在舞阳县马村乡的晟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种植基地,记者看到,几十个高压喷头旋转着喷射出十多米长的“雨带”,100多亩有机花生生机勃勃。20分钟后,晟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朱振兴来到地头,用手机控制,将高压喷头关闭。“目前,花生处于下针期,不能浇水过多。土壤保持一定的湿度就行了。”朱振兴说,当前,花生田虽然干旱,但也要根据墒情合理灌溉。
“要不是我们安装的这套喷灌设备,花生根本长不了这么好。”朱振兴说,去年,公司引进“5G数字农场”控制系统,在400多亩农田安装了喷灌设备。截至目前,这片花生已经浇了3遍水。用喷灌的方式浇水,除了能保持墒情,还能降低花生田的温度,减少病虫害,增加花生产量。
“5G数字农场”控制系统既能精准控制施肥量和浇水量,又能控制农机进行无人驾驶播种和收获。朱振兴说,目前,他们正在调试农机,为秋收做准备。
“去年,引进‘5G数字农场’控制系统后,我们就收获颇丰,试验田小麦产量达2080斤、大田小麦产量达1500斤。”朱振兴说,现在种田,不能靠天吃饭,要相信科学。科学种田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和产量。
通过滴灌技术尝到甜头
在舞阳县1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种植大户闫跃东看着长势良好的300亩玉米,满面笑容。浇这300亩玉米使用的是滴灌技术。(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