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8月26日 星期
农业专家支招抗旱保秋
科学浇水 加强田间管理


本报讯(记者 张俊霞)7月底以来,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方出现不同程度旱情,给秋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把旱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8月25日,记者采访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司学刚。

司学刚表示,目前,玉米正处于灌浆期,大豆处于鼓粒期,花生处于饱果期,正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农户要科学浇水,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旱情带来的损失,实现稳产增收。

司学刚建议,农户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高秆玉米田,可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采用隔行自流方式灌溉,以机井为中心,由远及近浇地;对低秆玉米田,可用加高喷枪方式喷灌。

二、对缺水的大豆田、花生田,可采用喷枪喷灌,建议用人工方式移动喷灌设备,不要用自走式喷灌设备,以免损伤农作物。

三、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块,可用黄腐酸兑水喷雾,每亩用水量30公斤。

四、在抗旱组织上,可动员种粮大户,并带动散户对有旱情的地块进行浇灌,大户浇完后再帮助没有设备的农户浇水。同时,做好秋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

五、在不影响种麦的情况下,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间,延迟灌浆期,提高产量,确保秋粮稳产、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