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净旖
8月27日,漯河日报小记者走进位于泰山路北段的漯河市德泽陶瓷博物馆,近距离欣赏文物,了解、感受其中蕴藏的厚重文化。
当天上午,小记者们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入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分为中国历代精品陶瓷、高古青铜器、战国漆器和汉代画像石等几个部分以及“漯墨古韵·镌拓千秋”古代石刻拓片展。
在一楼陶瓷器展厅,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夏商周时期的酒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以及汉唐时期的精品瓷器深深吸引了小记者,令他们大开眼界。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小记者们了解每件文物的来历和用途,感受到中国陶瓷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其见证的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这是编钟,我见过。”“这一种乐器我知道!”活动中,小记者们依次参观了博物馆的展厅,仔细观察每一件文物,认真做笔记,不时与讲解员交流互动。
“古人制作陶瓷的工艺水平如此精湛,真是让人佩服啊。”小记者李盼诺感慨道。大家对这些陶瓷器所蕴含的智慧与审美意趣赞叹不已。
在“漯墨古韵·镌拓千秋”古代石刻拓片展展厅,小记者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的有关拓片的悠久历史,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文字记录激发了小记者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从书本、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