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6日 星期

昔日废水坑 今日荷花塘


美丽的水坑赵村。本报记者 焦海洋 摄

■本报记者 张志勇 于文博

近日,记者来到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西城区阴阳赵镇水坑赵村采访。一踏入村子,记者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水坑和一条环形护庄堤。坑内莲叶碧绿,堤上道路平整,蓝色护栏立在道路与水坑之间,景色美得犹如一幅画。

水坑赵村位于阴阳赵镇西南部,因村内坑多而得名。近年来,水坑赵村“两委”立足实际,坚持围绕生态兴产业、服务群众惠民生,实现兴村富民。

环境改善村庄美

水坑赵村有小庙坑、胡子坑、鳖盖坑、石桥坑等30多个水坑。往昔,水坑赵村十年九涝,村民饱受水害。为治理水害,1954年,村里建了1500多米长、2米多高、3米多宽的环形护庄堤,后几经续建,今已加宽至6米左右。2021年,水坑赵村大力整治人居环境,为护庄堤铺了柏油路面,并进行了绿化。如今,护庄堤已成为该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护庄堤一侧种满各种花草,另一侧村民家的外墙上绘着大幅色彩艳丽的图画,展示着乡村生活的美好。在水坑赵村委会附近,村民文化活动广场整洁宽敞,篮球场、健身器材、休息座椅等一应俱全。村委会院内,乡村振兴展示馆正在建设,建成后将全方位展示该村的发展史料。

(下转0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