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7日 星期

召陵区“双减”工作显成效


■本报记者 李文姣

通讯员 杨晓力

“双减”政策推行以来,召陵区教育局从“减负”和“增效”中探索并打造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课堂和课后服务体系,有效规范了全区校外培训市场秩序,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发布后,召陵区教育局牵头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打击无证无照办学、违规收费、超纲超前培训、集中补课等行为。

召陵区“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要求各学校要做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作业布置分层适量,睡眠时间充足合理,手机管理严格规范,课外读物内容丰富有趣,延时服务特色多彩,学生发展个性多元。

该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做到实施范围全覆盖,时间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全区现有三种课后服务模式:“看护服务+文体活动”“看护服务+兴趣拓展”“看护服务+社会实践”。召陵区实验小学的创客社团,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社团学生在全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包揽前三名。召陵区许慎中学“说文解字·汉字溯源”社团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曾多次被媒体报道,广受好评;该社团编纂的校本教材《走近许慎》参加河南教师读书会“带一本书去学校”第10期读书沙龙,被《教育时报》报道。召陵区老窝镇庙王小学开展的音乐艺术特色教育,让全体学生有机会接受艺术教育和熏陶,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报道。召陵区翟庄小学书法社团实行的“双培养”教育模式成效显著,在省教育厅举办的历次书法教育优秀作品展评中,该校师生荣获了6个省级奖项。

截至目前,该区所有学校均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该区共有6万余名学生和近2600名教师参加课后服务,全区应开展课后服务学校为93所,已全部开展课后服务。该区现有证照齐全培训机构13家,其中学科类培训机构3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0家。已累计注销27家,取缔183家无办学资质培训机构,实现了动态清零。

该区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资金托管平台,开设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资金监管专用账户。目前,召陵区3所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纳入资金监管范围,实现预收费资金监管全覆盖。坚持落实培训机构课程报备,加强培训材料管理和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完善全国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服务平台信息,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培训课程全部在平台上架。

2022年以来,召陵区教育局将根据举报线索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开展联合检查50次,受理举报21次,查处并取缔无证无照违规培训机构7所。该区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经验做法被省教育厅《河南省“双减”改革工作平台》选登。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