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9月8日 星期

启智润心 立德树人
——漯河市高级中学思政课建设纪实

校长王海东讲开学思政第一课。

思政课教师集体教研。

举办“思政学科节”猜谜大赛。

■文/本报记者 李文姣

图/胡淑亚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我们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022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漯河市高级中学校长王海东给全校学生讲开学第一节思政课。

近年来,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已成为该校教育教学工作常态。该校坚持党建引领,改革创新,切实发挥思政课培根铸魂作用,坚持“一二四四八式思政课”模式,构建思政课的“四梁八柱”。“我校坚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王海东说。

锻造德才兼备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该校党委将提高思政课育人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立足思政课堂,推动课题研究、教研论文、刊物出版、校本教育资源等思政课教研一体化发展。同时,持续推进课堂改革,将“三维六元卓越学本课堂”模式与思政课深度融合。

该校出台《关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实施优秀党员和思政课教师“双培养”制度,并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集体教研的首要内容持续推进。该校通过实施师徒结对工程、“一三五”成才工程、“蓝青工程”,开展思政课大练兵,组织思政教师定期举办座谈会、交流分享会以及开展评选思政课名师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促其快速成长。

开发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

该校已成功举办三届“思政学科节”,通过红色经典诵读、演讲比赛、思政谜语竞猜、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课,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组织学生成立“政青春”学生思政宣讲团、法治先锋社等社团,激发学生学习新思想、践行新思政的内生动力;利用业余党校和青年团校,增强学生党性修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打造具有品牌特色的思政课

该校思政课教师立足“三维六元卓越学本课堂”,加强集体教研,通过创课、研课、磨课、评课不断创新思政课堂,将打造高质量思政课作为一项特色工程来推进,目前该校走在全市思政课改革与创新的前列。同时,该校精心打造思政“云课堂”和“疫”线思政课,把生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其中,带动示范全市思政课改革。

建设高水平省级学科示范基地

为推进学校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该校积极参加首批普通高中省级学科基地评选活动,全面总结思政课建设工作,成功通过省二级思想政治学科基地初评、复评,成为全省两个二级思想政治学科基地之一。该校全方位支持落户本校的胡淑亚高中思政课名师工作室的运行,并搭建思政教科研新平台,推动研学实践基地在许慎文化园挂牌成立,深入推进学科基地建设。

营造人人参与的大思政课氛围

在王海东的带领下,该校坚持“大思政”观,探索创新“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该校丰富思政教育资源,建有井冈翠竹红色文化思政研学基地、将军长廊思政研学基地、思政长廊等,并积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以及思政课堂、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共建协同育人的思政课教育生态。2022年4月,该校思政课教师胡淑亚被聘为河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联盟协调指导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为学校思政课建设增添新的动能。

教育需要传播,思政必须传承。该校优秀毕业生任雅才在习近平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心得;该校优秀毕业生李君然在2014年北大纪念五四诗会上,与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交谈,当面聆听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教诲。

展望未来,漯河市高级中学的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该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立德树人的事业上不辱使命、再攀高峰。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