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文博
近年来,市功能区畜牧服务中心坚持以志愿服务为抓手,多措并举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该中心志愿者注册率达100%,人均服务时长在100小时以上。志愿者精神在全体干部职工心中扎根发芽,文明之花处处盛放。
加强领导组织,明确分工职责。市功能区畜牧服务中心印发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年度方案,对全年学雷锋活动进行部署,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定期召开志愿服务工作专题研究会,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组织志愿者学习文明行业、文明城市建设要求,提升自身素质,为我市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学习先进事迹,激发内生动力。组织干部职工聆听先进事迹报告,引导他们不断从先进典型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加强政治学习,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职工评选活动,大力宣传身边的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职能优势,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走进乡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群众讲解畜牧业生产相关知识,对养殖户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并为他们送去消毒药品,详细讲解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性。组织志愿者开展汛期动物防疫工作,走访慰问因汛情受损失的养殖户,帮助他们做好消毒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协助建西社区泰山路11号院开展防控点值勤、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
弘扬志愿者精神,宣传文明新风。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分包路段卫生清洁、文明旅游宣传、文明上网宣传、无偿献血等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生活。开展文明经营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志愿者到饲料、兽药经营门店宣传文明经营理念。开展《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文明行为宣传单,弘扬文明新风。今年以来,该中心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参与人员1000余人次。
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推进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途径。市功能区畜牧服务中心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促使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社会正能量不断凝聚。在今后的工作中,该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奋进,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内涵,推进文明单位创建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