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28日 星期

让“方便”更方便


老街城市公舍。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小公厕,大民生。公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方便群众生活的同时,也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近年来,为了提升城市品位,市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以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开展市区公厕整治提升行动,为市民提供更加干净、舒适的如厕环境。

近日,记者在郾城区黄山路城市公舍看到,公舍有专人负责维修管护,配备了如厕用纸、洗手液等。

源汇区老街城市公舍位于受降路集贸市场斜对面,整体采用仿古风格,白色外墙是真石漆饰面,屋顶及屋檐用小青瓦装饰,门窗是仿古样式与玻璃造型相结合。该公舍分为公厕区和便民活动室两个功能区。公厕区域设置智能刷脸取纸、空气定时除臭净化系统和无障碍报警系统;便民服务功能区设置有第三卫生间、母婴护理室、图书角等,配备了WiFi、手机充电、自动售货、24小时热水、空调、电视、休闲座椅、小药箱、储物柜等,全天候开放。

“这个公舍就像一个休息站。我抱着孩子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公舍里闻不到一点儿异味,太高大上了。”一名怀抱婴儿的女子说。

源汇区商场城市公舍里,洗手台、烘手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配备了除臭设施、自动感应冲洗、自动灭蚊器,内部设有第三卫生间,满足行为障碍者使用,彰显了浓浓的人文关怀。公舍里面的图书阅览室给附近市民提供了舒适的休憩场所。市民郑女士如厕后,拿起图书就坐下看起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各公厕管理单位还开展了绿化、美化、亮化等行动。召陵区环卫中心通过栽植树木花卉并修剪成型,扮靓公厕环境;增设公厕主题文化墙,让居民群众了解召陵人文历史和风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源汇区环卫中心为辖区内的70座星级公厕加装指示灯箱,让公厕夜间更加醒目。郾城区环卫中心加大硬件基础设施整治,为辖区25座普通公厕改装了坐便器和扶手,为中老龄群体如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辖区34座星级公厕加装了紧急呼叫器,并张贴求助电话,让公厕既有颜值,更有内涵,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了解,根据城市发展和群众的需求,我市公厕选址遵循厕随人走的原则,在人员密集、流动量较大处选址建设,确保公厕选址布局合理,建设标准也不断提升。2020年以来,我市在主要道路、商业大街、集贸市场、游园等建设城市公舍6座。城市公舍秉承人性化设计理念,结合不同点位来往人群的需求,提高设施科技含量、完善厕所功能,配备自动照明、排风、除臭等功能设施,内部配设了第三卫生间,同时增加图书阅览、休闲等区域,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2022年,市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规划在太行山路与长江路交叉口、金山路与淞江路交叉口、人民路与银鸽大道交叉口等新建公厕6座,市区公厕布局将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该中心开展了无障碍设施专项整治行动,市区星级公厕无障碍设施全面提标升级,满足残障人士轮椅通行的需要,得到了高度认可。截至目前,我市公厕共450座。其中,城市公舍6座、星级公厕309座、普通公厕135座。

厕所虽小,却关系民生。在公厕有限空间里,侧重于无障碍改造的人性尺度,重点满足残疾人、老人、妇女和儿童的需要,大大方便了特殊群体使用公厕,也为群众提供一个更加便民、更加人性化的如厕环境,完善了城市功能,从硬件上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