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11月10日 星期

逆境中生长 苦难中开花 ——《我与父辈》读后


■殷亚平

阅读阎连科的《我与父辈》,我恍若回到了从前。作者从童年写起,记述自己艰辛的成长经历,讲述河南嵩县偏僻农村的父亲、大伯、四叔等坎坷而平凡的人生。一篇篇文字像田野里生长的茂盛植物,品种丰富、姿态万千。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乡下的很多人都处在饥饿中。大姐从小就患上了一种莫名的疾病,常年需要药物治疗。因为贫穷,二姐和作者只能有一个去上高中,学习更好的二姐怀着不舍选择了放弃。命运转折之际,作者这样写道:“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命运在那时冰明水亮地冷在了我跟二姐之间,就像时间成了石块冰坨,无形地砌压在了我家的院内。”特殊年月的辛酸无奈就这样随着文字走进人心里,让心生疼。

在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的家庭,虽然漫溢着无边的贫穷,却因了父亲的勤劳和忍耐、母亲的节俭和忙碌,而让作者内心常常充溢着温情。对父辈们来说,劳作似乎是他们的本分。唯有不停劳作,才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活着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四五岁时,作者在高二那年退学去了新乡水泥厂当临时工,同他的叔、伯、哥一道,每天从火车站往二十里外的水泥厂搬运将近两千斤重的河沙。日后每每提起,作者都忍不住掉泪。即便如此,空闲时,他仍会遵照父亲的嘱托坚持不停地写作。写作,使他比别的同学和乡人多了“遥挂在未来的光明”。靠着写作,他后来当兵、提干,最终成为国内外屡获大奖的知名作家和大学教授。

大伯为了一家十口的生存,每天穿着带补丁的衣服穿行在山脉和无数村子之间,终年累月地靠织袜子为生。为了盖出几间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连续几个冬天领着全家人顶风冒雪、人抬肩扛地一趟趟在冰冻的河水中穿梭。大伯的存在,“就像一片新生的林地中,有一棵粗壮而古老的大树,一下让那林地有了境界和气韵、有了精神和风骨”。孩子们在大伯的庇佑下,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四叔属于“一头沉”,退休前在水泥厂当工人,四婶在农村守着田地过活。四叔上班时兢兢业业,农忙时节还得想办法帮衬家里。在跟着四叔打工的两年时间里,作者目睹了四叔的幸福与尴尬。四叔无论日子过得如何艰辛,在侄儿需要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当时特别稀罕的、细腻光滑的“的确良”布衫送给他。以至三十多年后,作者还能感到四叔的温暖,亲情的日光照在头上、身上和心里。

阎连科写的不仅是身边人、身边事,还是广大农村的芸芸众生。在作者看来,乡村和城市永远处于剥离状态,城市是乡村的向往,乡村是城市的鸡肋和营养。不仅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那些坐在教室里寒窗苦读的农村娃,有几个不是为着突破阶层的藩篱而三更灯火五更鸡、殚精竭虑地奋斗着?

阅读《我与父辈》时,好多场景都似曾相识,我常常忍不住潸然泪下。那些字里行间流淌的苦涩、艰难、忏悔、哀思、温情如此动人心扉,仿佛自然生发却又泛着异样的光彩。在作者细腻又厚重的笔墨里,父辈与子女浓浓的血脉亲情是子女一生都享用不尽的财富,也是他们生命跋涉中的动力源,让他们内心宁静、良善、自立、自强。

逆境中生长,苦难中开花。人的一生很少有一帆风顺的吧!在这失望与希望并存的人世间,希望我们都能珍惜跟亲人在一起的岁月,给自己一个生生不息的明天。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